法制网首页>> 新闻资讯 网上消除个人不良征信记录的价格从1800元到1万元不等;业内人士表示,这些代消征信不良记录的方法,多数是假的,即使为真,也涉嫌违法信用“洗白”?别把白的洗成黑的!发布时间:2016-08-07 20:49 星期日来源:工人日报 破财招灾 越遮越黑 李法明 画 信用卡透支、工作忙忘了还房贷、出差回来还车贷逾期了几天……生活中,有许多人因逾期还款产生了个人不良信用记录,影响了之后的再次贷款。为了能顺利贷到款,一些人病急乱投医,求助于网络上声称只要花钱,就可以帮助消除不良记录的个人或机构。 记者调查采访发现,市场上这类消除个人不良信息的中介并不少。然而,这些中介大多是骗子,不仅不能抹掉个人信用污点,反而会泄露个人信息。即使是真的,也可能涉嫌违法。 本报记者 刘旭 消除不良记录,叫价最高达万元 在搜索引擎、微博和QQ上输入“消除不良信用记录”、“征信处理”等关键词,会弹出几十个“消除不良记录加QQ”的字样和图片广告。广告语标明“全国服务不分地区,一经删除绝不可恢复”“内部操作清除银行黑名单,没有后顾之忧”“即时验证、彻底消除,为您赢得宝贵的经济与时间”等口号。在各类论坛、贴吧的帖子中,也有不少中介宣称,可以代为消除不良记录。 7月28日,记者以消除不良信用记录为由加了一个名为“征信不良记录消除”的网友。对方回复说:“不良记录条数不做限制,每个银行每个账户价格:总价1800元,预付60%,消除后支付尾款,24小时内完成。” 记者咨询如何操作,对方回复称:“我们是以公司名义向人民银行提出异议申请,异议申请操作成功后所有逾期指向银行失误造成的,我们征信内部关系直接处理,可以做到逾期记录与您本人无关,是银行失误造成的,百分之百消除成功。”随后又发来两张截图,分别是人民银行个人信息管理系统中一位顾客不良记录消除前后的表格,用以证明其真实可信。 记者在联系了名为“征信不良记录消除”“代办信用卡”“不良信息屏蔽”等13家网络中介后发现,这些网络中介要求的材料都大同小异。13家中介都要求提供身份证正反面清晰图片、姓名、电话和个人征信报告,全部要求预付定金。每一家都表示,根据不同银行办理难度的差异,中介收取的费用也不同:一般国有银行操作难度大,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操作难度较小。 记者梳理发现,消除不良信用记录的价格从1800元到1万元不等,其中“征信不良记录消除”的价格是1800元,“内部操作”提供VIP服务;而要永久消除名下所有信用卡不良记录需1万元。 不仅价格不同,各家中介的消除渠道也不同,“征信不良记录消除”说是在各家商业银行都有专门打通关系的人员,“信用保证”则称能直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处理,还有4家网络中介自称可以通过后台操作,屏蔽掉不良信用记录。至于消除的时间,最快的在24小时内,时间久的长达10天。 记者进一步沟通发现,所有中介都拒绝见面交易,前期交谈、交付订金、记录删改都通过网络进行。“我们是通过非法途径帮您消除,要负一定法律责任,为了避免您的个人信息被曝光造成不良影响,不支持当面交易,希望您能理解”。对于质疑,一位中介业务人员如是说。 所谓“内部人士”,没有权限随意删改 那么,信用不良记录真的能够通过中介得以消除吗? 7月28日,记者致电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客服人员表示,个人征信系统是真实反映企业和个人信用状况的历史数据。信用信息是通过专线从各家银行传送到征信中心,电脑自动操作,没有人为干预。各个银行的信用卡逾期数据由各自银行上报并删改。 “闻所未闻,别说银行内部人员帮别人删,就是内部员工的信用报告上有不良,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在中国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个贷部门从业23年的张磊解释说,商业银行在数据录入、提取、上报及错误数据修正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删改行为会记录在央行征信系统中,一旦发现违规删改,银行将面临重罚。也就是说,中介口中所谓的“内部人士”,根本没有权限随意删改。 关于中介提到的“以公司单位名义向银行提出异议申请将责任推给银行过失”,记者查阅了征信中心公布的《异议申请流程》,“个人认为信用报告中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可以向征信中心提出异议申请,如果是银行过失,可以更改信息。”对此,一家股份制银行信贷审批部副总经理王茂说:“银行存在过失的可能性极小,而且,这个过程需要层层报批,银行要审查,如果属实,要逐层上报给上级机构,最后由总行报至征信中心进行修改。所以,中介的说法行不通。”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指出,未经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擅自设立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或者从事个人征信业务活动的,由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王茂说:“对于这些代消征信不良记录的方法,多数是假的。即使不是虚假信息,也是存在中介与银行内员工勾结的情况,无论可行与否,都是违法行为。” 偶尔的逾期对信用状况影响不大 尽管信用“洗白”属违法行为,但很多人急于消除不良征信记录的心理,给了这些中介可乘之机,使得不少人上当受骗。 记者联系到一位受骗者王玉良(化名),他将与中介的聊天记录截图、汇款凭证电子版发给记者看。王玉良在沈阳市一家农贸市场卖海鲜,平时粗心,总忘记按时还信用卡。年初,王玉良想买车,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时发现了17笔逾期,贷款买车被银行拒绝。焦虑的他在网上找到一家“个人信用记录消除”的中介。一个名为“内部操作”的网友联系了他并承诺,只要3000元、7天内就能消除所有不良记录,先付定金1500元。 “当时有过怀疑,但是对方说的特别真,还说消除不了,退定金,我就信了,”急于消除不良记录的王玉良按要求将自己的身份证扫描件、联系电话和个人信用记录报告发了过去,又给对方汇去1500元钱。7天过后,王玉良查询信用记录,逾期记录不仅没有消除,名下反而多了一张被恶意透支的信用卡,而且不断有骚扰电话打进来。当他再上网联系“内部操作”时,显示已被拉黑。 中国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个贷部门的张磊表示,这些消除不良记录的非法中介除了骗钱外,还套取办理者的个人信息,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工作单位等等,进行售卖或者非法利用,信用“洗白”危害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