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业界动态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水泥过剩产能至少50% 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来源:法学学习综合 作者:国平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7-13
摘要:水泥行业过剩产能至少50%。换句话说,全国50%的水泥产能现在都处于停工状态,因为生产出来的水泥没有需求。

  水泥行业过剩产能至少50%。换句话说,全国50%的水泥产能现在都处于停工状态,因为生产出来的水泥没有需求。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有短暂的好转,但这一短暂的好转,付出了较大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在中央已经提出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一季度又依靠政府投资上项目,依靠中央银行发钞票、放贷款等,来拉动经济的增长。一季度的政策出台后,尽管经济有好转迹象,但是,各方对这些政策也表达了不同看法。

  5月份,《人民日报》刊发的《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中,权威人士的讲话表明了转型和改革的常识还在,认识到一季度的做法会使中国经济今后更加困难。制止一季度的做法,是今年以来在经济政策方面的一个重大调整。特别是权威人士在讲话中,没有回避当前的问题,明确指出了中国经济今后的走势,既不是U型,也不是V型,而是L型。

  而L型意味着经济增长会进入下降通道,下降通道在底部,L型走势会持续很长时间。而且,L型的尾部,或者说,困难的局面恐怕会持续三、五年。

  L型的形成和走向

  为什么要这么长时间?这就需要对当前的经济情况作出判断——当前的经济情况是怎样产生的。过去我们常说,中国创造了经济奇迹,这个经济奇迹使中国长时间保持GDP两位数的增长。

  但是,为什么这个奇迹突然失灵?为什么L型跌下来后,长时间无法反弹?

  其实,L型的形成由来已久。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发生很大的转变。增长模式的转变是指,从改革开放初期依靠民间创新,特别是制度创新和市场力量驱动的经济增长,转变为过去十几年间政府的干预愈加走向前台——经济的内部动力缺乏,只能依靠从外部采用一系列如财政、货币和信贷等方面的政策,采用外部输血的方法来维持经济的增长率。

  对于何时出现了这一转变,存在不同的看法。我认为,这个转折大概出现在2000年初。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的2004、2005年,这个转折已经出现。而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我们推出四万亿投资计划,也使得在过去十几年间的,以政府投资、银行发贷来推动投资,继而投资拉动内需,以保持经济增长的模式更为突出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但是,不治经济体系内部的病,只依靠一次次的外部输血,靠兴奋剂维持,如果哪一天经济又突然掉下来,该何以应对?

  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要清理这个模式在过去十几年中造成的后果,需要花很长时间。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含义是清理过剩产能、过多库存和银行坏账“三座大山”。这“三座大山”不清理,就无法轻装前进。清理了“三座大山”,才能谈新的增长点在哪里。

  权威人士的访谈让大家醒悟到,真正进入经济“新常态”,还需回到供给侧改革上来。对于回到供给侧,大家的理解莫衷一是。我的理解是,回到供给侧就是要放弃用政府来拉动内需,以驱动经济增长的旧常态,而是转向以企业为核心,以提高效率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式。这既是供给侧和新常态的含义,也是权威人士讲话的主旨所在。

  L型形成的原因何在?就是过去长时间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造成在投资这边形成越来越多、超过了需求增长的产能的结果。当前,各行各业都面临了过剩产能的问题。在全国大多数经济较发达的省份,特别在钢铁、水泥、建材、工程机械等领域,出现全面的因为靠投资拉动而造成的产能过剩。全国钢铁行业过剩产能至少40%;水泥行业过剩产能至少50%。换句话说,全国50%的水泥产能现在都处于停工状态,因为生产出来的水泥没有需求;煤炭行业的过剩产能在30%-40%。然而,不是因为没有需求,而是供给太多。供给为什么这么多?因为过去靠投资拉动上产能上得过于厉害。

  在供给侧到底需要做什么?提出供给侧改革,首要原因是要清理供给的过剩。河北今年下达硬性指标,要减掉上亿吨的钢铁产能。减谁呢?河北的民营钢铁企业现在都在发愁,因为关闭钢铁厂很可能会先关它们。民营企业由于成本控制得较好,没有乱上项目,虽然钢铁行业惨淡,但是有的民营企业还在赚钱。但是,如果关闭工厂的任务下来,恐怕会首先关闭它们。因此,需要强调的是,虽然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是对的,但是,用政府行政手段来淘汰过剩产能的方法欠妥。当然,也不能按照所有制划分来主导淘汰,而应该用市场的手段:谁效率低,谁亏损,谁就关门。

  供给侧首先需要清理过剩产能的另一原因是,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积压变成库存,银行贷款无法偿还,不仅把银行拖垮,到后面甚至会把银行体系拖垮。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尚在眼前,一旦银行体系出问题就是大事。然而,清除十几年时间里形成的过剩产能,非一时半会可以完成。所以,L型的尾巴会很长。这也是供给侧改革的第一层含义:淘汰供给侧的无效产能,并且需要很长时间。

  清理供给侧的过剩,一方面是产能,另一方面则是银行贷款。关闭工厂不仅意味着下岗工人需要安置,一旦企业关门,也意味着企业欠银行的贷款需要处理。银行的资产质量已经有恶化的趋势,关闭一家工厂就可能是几十亿、几百亿的贷款收不回来。天津关闭渤海钢铁厂,涉及债务2000亿元,涉及银行100家。但是这一步不走,下一次的经济高速增长就无法到来。因此,不难想象改革难度之大。此外,在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快速推进的背后,很可能出现其收益不足以偿还银行利息的情况。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出现偿债困难,甚至无法偿还的情况。

  转向有效供给:创新与成本优势

  新的增长的希望在于企业,而不在政府身上。现在政府手里的资源已经有限。让政府再拿钱去投资,已没有那么大的能力。银行再去贷款也面临着问题——银行现有的资产质量产生了问题,必须先把自己手里的坏账清理完,才能发放新的贷款。

  在这种情况下,新的增长在哪里?增加有效的供给。这也是供给侧改革的第二个含义。过剩的产能在市场上没有相对应的需求,是无效的供给。我们所讲的供给侧改革,是增加有效的供给。

  什么是有效的供给?一是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可以在市场上立即找到需求。比如,虽然全世界的手机生产能力过剩,但是,iPhone只要一推新款,市场立即出现抢购潮。而过剩只存在于旧型号手机的生产能力过剩。

  这就是有效供给,是在市场上能立刻创造出需求的供给。经济学上,到底是需求创造供给,还是供给创造需求?我坚定认为,是供给创造需求。

  清理无效供给的同时,需增加有效供给。找得到市场,或者找不到市场就去创造出市场的有效供给靠谁实现?要靠企业,而不是靠政府。

责任编辑: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