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7月11日专电 题:暑假来了,儿童安全不能“放假” 新华社记者吴振东 暑假往往是一年中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也是意外伤害最高发的时段。如何才能填补暑期安全的“黑洞”,编织出一张有效的儿童安全防护网? 暑期儿童“最受伤” 近期,关于儿童溺水的报道频繁见诸各地媒体。记者检索发现,仅今年6月,媒体报道的一次有3人以上溺亡的事故有10起之多。 “一年中39.5%的儿童溺水事故发生在6-8月,留守儿童和‘候鸟儿童’是高发人群。”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中国区首席代表崔民彦表示,溺水超过几分钟,就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不可逆性损伤,因此在几种常见儿童伤害事故中,溺水的重度伤占比最高,达到43.4%。 道路交通事故是导致儿童暑期伤亡的另一“杀手”。有关报告显示,随着家庭用车的普及,2013年之后,儿童乘坐机动车造成伤害的比例超过了步行,而这与安全意识薄弱、乘车习惯不佳直接相关,包括儿童不系安全带、坐副驾驶位、儿童安全坐椅使用率低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中,1-4岁儿童坠落伤的发生率逐渐增加。上海市儿童医院的数据显示,在暑期儿童受伤病例中,坠落伤占46.43%,坠落地点包括窗户、楼梯、床、桌子甚至父母怀抱。 安全“黑洞”有哪些? 暑期儿童安全事故缘何高发?记者调查发现,家庭缺乏有效看护、相关禁令难落实、社会补位意识不足等,均是重要原因。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表示,隔代教养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监护往往难以到位。“无论是暑假进城的‘小候鸟’还是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照护主力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年龄都已偏大,身体状况和精力不够,很多时候根本难以看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儿童。” “安全意识缺乏更不容忽视,包括受过良好教育的白领家长,也经常做不到有效看护。”崔民彦举例说,在泳池里,有些父母扔给孩子一个游泳圈,就以为万事大吉,而实际上游泳圈绝非救生圈。“看似家长没有离开孩子,但溺水仍然发生了,这就是安全意识差造成的无效看护。” 暑假前,从教育部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几乎都发布了儿童安全相关提示,但“纸面禁令”常常难以落地,一些家长反映并不知晓相关文件。 专家认为,一些城市郊区学校、农村学校在安全管理上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同时,一些地方的安全提示用语笼统空泛,使家长难以获益。 此外,还有专家指出,社会补位意识不足,也造成大量儿童“被散养”。“能提供高质量看护的公益暑托班资源紧俏、儿童暑期活动和正规游乐场所缺乏、社会福利机构及专业社工服务不足等原因,都给假期儿童安全埋下了隐患。”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吴遵民说。 多方共撑“保护伞” 面对现状,专家建议,要从加强学生及家长安全意识、提高救援技能及增设儿童活动场所等方面,合力拧紧儿童假期的“安全阀”。 崔民彦说,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是进行安全教育的主力,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将安全教育课程化、常态化,并定期组织测试、评比等,而非满足于零碎的、短期的项目培训、夏令营,使“安全”真正入脑入心。 对于提高个人救助技能,崔民彦认为,学校、社会团体都有责任,如利用晚托班、暑托班进行安全教育及技能培训,医院、红会等机构也可开放相关服务设施,提供免费技能培训。 “相当一部分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关键在于提高安全教育、安全提示的针对性和行动力。”杨雄认为,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有重点地发布安全提示,提高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小到每个社区、每个小区都要多动脑筋,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儿童安全教育,提高预防实效。 “儿童需要全社会的呵护,在政府之外,社区、社会组织、企业都有责任帮助家长和孩子认清、防范假期安全风险。”吴遵民说。 此外,一些上海郊区的家长呼吁,利用农家书屋、农村社区活动中心等,增设一些儿童娱乐设施,开设有益于孩子身心的暑期活动,给孩子一个安全、愉快的假期。 责任编辑:杨姣姣
0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 共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