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陷入人才短板 司法改革不需“快餐教育” A02/A03
来源:法学学习综合 作者:国平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7-11
摘要:□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司法改革背景下,法学高等教育该走向哪里?“一带一路”战略中,需要什么样的法治人才?日前,由上海政法学院承办的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第七届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汇集了中国顶尖的政法大学的“立格联盟”从“一带一路”国家战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司法改革背景下,法学高等教育该走向哪里?“一带一路”战略中,需要什么样的法治人才?日前,由上海政法学院承办的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第七届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汇集了中国顶尖的政法大学的“立格联盟”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以及司法体制改革的宏大背景下,探讨中国法学教育变革的突破口。
名词解释
“立格联盟”成立于2010年,是全国政法大学交流研讨平台,其名称由英文 legal 音译而来,寓意“建立规矩、建立规格、建设制度、树立标准”。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短板:法治人才缺乏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2.0版本,这一发展战略旨在建立中国主导、沿线国家合作的洲际开发框架,加快我国西向开放的步伐,寻求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开发、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认为,尽管“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是经济合作,但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具体实施却是一个事关文化交流、政治宽容、法律合作等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一带一路”战略覆盖总人口约46亿(超过世界人口60%),涉及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这些沿线国家和地区往往具有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政治制度多样、文化多元、民族宗教因素复杂等特点。因此,在如此复杂的条件下开展经济合作,必然离不开法律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与支撑。“在此意义上,‘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既是我国法学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是我国法学教育为满足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履行的时代重任。”黄进认为,现代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知识传承,更在于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国法治人才已经成为‘一带一路’ 战略的人才短板。”对此,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直言不讳。他表示,“一带一路”战略对国际化人才的需要不仅仅体现在其语言技能上,根本上是能否维护国家根本利益,提升话语权与国际地位。当今“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基于复杂的国内外背景,面临许多挑战,科学技术人才与人文社科人才都亟需。但从各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来看,法治人才已经成为“一带一路”人才战略中的短板。付子堂指出,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中,我国在技术发展上已有一定优势,如高铁等技术都是以优势地位输出的现状,而如法学、管理、外语等人才则相对缺乏。虽然科学技术是不存在国界问题的,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情、法律制度等却十分复杂,涉及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甚至伊斯兰法系,尤其是如东南亚各国法学研究等领域在国内本身就很少有人涉猎,这给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涉外法律人才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付子堂认为,法律途径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我国维护自己利益最后也是最有效的途径,法治人才培养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我国在交往中能否占据主动。“目前国内企业在对外业务交往或涉外诉讼中经常处于被动局面,国内律师、法务人员等出门‘见光死’ 的现状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有直接关系。”
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
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级法律职业人才。对此黄进指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核心要义是中国模式、中国声音和世界的融合和接轨问题。因此,法学教育要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的法律人,让他们对于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着深刻的认知、深度的认同,并具有充分的解释能力,培养对国家、民族和人民具有深厚情感的法律人。同时,他们还要对世界形势、世界规则、世界变化有着足够的理解、认识、适应和赶超能力。既要深刻理解中国国情,又要积极主动适应国际社会,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国情和中国实际发展为基本依托和立足点,以世界格局发展变化为宏大教育背景,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世界视野的高级法律职业人才。 黄进解释说,家国情怀的理念首先体现在对于国情教育的重视上,将中国问题、中国现实、中国声音放在现实的国家发展战略之中。世界视野则体现在学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上。法学院校要培养学生对世界形势、世界规则、世界变化有着足够的理解、认识、适应和赶超能力。 上海政法学院院长刘晓红表示,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法律人才培养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作为支撑,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民间资本,都需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支持。除此之外,还需要在政策和法律等层面给予充分保障,确保能为法治人才培养、创新、流动、引进及对接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制度和规范保障。首先,加大对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人才培养的法律支持。一方面,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形势复杂,需要强有力的法律手段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解决贸易纠纷,完善人才培养环境;另一方面,人才资源如何走出去、如何引进国外先进人才及实现国内人才对接等都需要法律支持,这些法律支持要能在沿线国家地区之间使用,进而保障对外合作交流中的人才权益;其次,加快对“一带一路”战略人才培养的政策倾斜,加强对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人才培养的制度支持。
关键词司法改革 困惑:法学毕业生缘何不吃香
中国科教评价网发布的2016法学专业大学排名显示,全国至少有490所高校开设法学专业,而在教育部公布的15个最难就业专业名单中法学专业连续六年上榜。在司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对于法律人才“求贤若渴”,但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却“乏人问津”,这一怪圈的根本在什么地方呢? 在论坛中,这一“怪现象”也成为许多高校教育学家思考的问题。上海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曹文泽指出,教育同质化现象导致法学毕业生结构性短缺。“一些院校法学教育以‘大班教学’、理论教学为主,使法学专业的设置初衷与开办实效之间出现了严重的错位或背离,不仅没有培养出适应法治国家要求的合格法律人才,反而造成了人才的严重结构性浪费。”曹文泽坦言,部分院校忽视法治道德教育导致法学专业学生盲目应对司法考试。职业伦理道德课程缺位,甚至纵容学生为了准备司法考试“逃掉”应修法学课程,使学生本应接受的法律伦理、法律修养培养的课程一减再减或直接化为泡沫。而这种法学教育的质量与司法考试通过率直接挂钩,不仅异化了法学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属性,也将法学教育塑造成一种“快餐文化”,与司法改革趋势渐行渐远。 曹文泽认为,司法改革对法治队伍建设提出了“专业化、职业化、正规化”的要求。而法学毕业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司法末端治理能力和水平。目前高校法学教育的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实践类课程开设不足,案例教学缺乏,一些院校的实践形式单一,无法开展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教育等方面。毕业实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但由于实习时间有限又集中安排在最后一个学年,许多法学学生疲于应对司法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及各种职业资格考试等,致使其根本无暇顾及,实习往往变成走过场。
出路:法学教育需与时俱进
当前司法改革面临着重重问题难以解决与逾越,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司法精英群体尚未真正形成。对于政法院校而言,在培养法律共同体的过程中,除了给予学生专业法律知识培养以外,法治信仰、责任意识、职业道德和深厚的人文素养与底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司法活动是一种要求亲历性的裁判性活动,要求司法者在个案的处理中能够排除来自外界的任何干扰,直接审查证据和事实,形成对案件事实的内心确信,从而依据自己对法律的理解与感悟,作出裁判。如何让象牙塔内的学生接触法律实务,深入法律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司法能力,是摆在我们法学高等教育面前的另一重要课题。 曹文泽表示,随着未来法律服务的内容和种类的多元化、高端化,国内业务和国际业务的边界进一步模糊,法律服务产品链也将进一步拉升,衍生至法律与其他领域的交叉增值服务,对专门领域特殊司法职业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而高等法学教育应当承担起行理论实践之先,为司法改革实践培养新型紧缺法律人才的历史使命。 “随着相关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就可以建立起相应的专业方向,对学生实施分流培养,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山东政法学院院长吕涛认为,随着专业方向和跨专业培养的不断发展,社会需求的相应变化,再加上高校具备自主的专业设置权,相对成熟的学校就有可能在现有的法学、监狱学、知识产权专业之外再增设其他法学类专业(如律师专业、公证员专业、法律顾问专业)等。 记者了解到,华东政法大学已经率先设立了知识产权专业、国际金融法律专业方向和国际航运法律专业方向,并正准备考虑在反恐、禁毒、网络安全等方向开设相关课程,为学生提供多学科的知识结构,以培养能够面对未知挑战、具备多学科视角分析和处理能力的跨界法治人才。上海政法学院则建立了监狱学、行政法、环境资源法、国际法、刑事司法、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司法社工等一批特色学科专业,通过与政法行业紧密结合,探索建立了“订单式”、“两考并一考”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吕涛指出,《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关于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意见》 强调“以案例分析、法律方法检验考生在法律适用和事实认定等方面的法治实践水平”,这都说明对法律人才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实践导向,通过增加案例教学比重、科学设计实践项目、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推进、组织职业技能竞赛、合理调整考核重点和考核方式等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