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莞市施行的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取得显著成效。目前,东莞市所有行政村(社区)都配有驻村(社区)律师。驻村(社区)律师已经成为东莞市村居矛盾纠纷最前线的“排雷兵”,切实推动着法治下的“基层”工作,也促进着基层治理逐渐走上法治化的轨道。
驻村(社区)律师:胡小华
档案:广东华文律师事务所,大朗镇松柏朗村法律顾问
“以前村民之间发生闹矛盾,动不动就说‘搞死你’,现在说的是‘小心我告你’。”将近两年的驻村法律顾问工作,我觉得这样的细微变化,证明自己的工作没有白费。
我一年多之前到松柏朗村担任法律顾问。说实话,当时从其他驻村(社区)律师那得到普遍的信息,是村民对这个新事物不了解甚至怀有戒备心理,因此工作较难展开。
我当时心里也设想过,是不是要向当地司法分局搬救兵,或者是找人私下先和村里的干部打招呼,但其实是我想多了。
我记得第一次到村里,就组织开展了一次户外普法宣传,结果很多群众围着我咨询,原本安排一个小时结果延长至两个小时。从这点上看,我知道村民是渴求法律能解决他们遇到的困惑的,而且村党委班子都支持我。在这之后,村里每次比较重大会议,都邀请我参加,对于一些法律问题,让我把关,出谋划策。就这样,我在松柏朗村迅速打开局面,有时候村干部向别人介绍我时,都会很自豪地说我是他们村的“御用大状”。可以说,我们之间一开始就建立起了互相信任的关系,这一点对于驻村法律顾问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有了村里平台支持,开展工作也事半功倍。
典型案例
用“情理”来引导 成功化解矛盾
今年初的一个晚上,刘某在其姐姐租住的松柏朗某公寓楼顶发生跳楼事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公安机关经侦查排除他杀可能,认定为自杀行为。事后,刘某亲属十多人来到松柏朗村,以事发公寓楼顶存在安全隐患,致使死者如此容易发生跳楼事件为由,要求公寓房东杨某赔偿50万元,且情绪非常激动。
我接到电话后,介入双方纠纷进行调解。首先,我对死者亲属进行情绪安抚,在他们平稳过激情绪后,再从法律层面解释了相关人身损害侵权法律法规,公安机关认定为自杀行为,并且公寓楼顶是符合相关安全规定的,因此房东没有存在过错,不存在侵权纠纷,如果要他赔偿50万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到了法院也不会得到支持。
但是,亲属们对公安机关认定不予认可,对我的解释也听不进去,连续4天到公寓门前哭闹,这对公寓出租造成一定的影响。公寓房东杨某亦向村委会反映情况,请求解决纠纷排除影响。我分析认为这个事情很难通过法律途径去化解纠纷,须以法律为准绳,通过“情理”来引导化解矛盾。我跟杨某多次沟通后,也知道杨某有对死者亲属进行补偿的意愿,但鉴于对方提出50万赔偿数额过高,于是再次与杨某充分沟通,得知杨某愿意补偿5万元作为人道主义补偿。
我再次召集死者亲属及房东杨某,经过多方沟通及传达相关法律知识后,死者亲属最终愿意接受5万元作为一次性人道主义补偿,以化解纠纷。双方最终签订了调解协议书,长达6天的矛盾纠纷经多方多次协调终达成和解协议。
心得
讲法律但要少用法言法语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请法律顾问是企业或者有钱人的专利。现在,东莞的所有行政村(社区)都配有驻村(社区)律师,提供法律公益服务,可以说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自己的法律顾问。广大驻村律师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是可以看到一些积极的变化,比如从“搞死你”到“小心我告你”,从过去更多的迷信找“关系”,到现在逐渐的通过法律程序,希望得到专业律师的帮助。
而对我们驻村律师来说,如何让法律顾问这项工作更贴近群众、更接地气,也是需要持续探索和思考的,比如如何能将自己的法律知识,以一种更接地气的方式,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后来我发现,有时候尽量少用法言法语,村民更感兴趣,也容易记住。
现在,每次我看到村民们对法律知识及法律服务如饥似渴的神情时,我都会感到我们法律工作者肩上担子的分量,这也是我接下来更好担负驻村法律顾问的动力所在。(来源:东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