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快报讯 湖北日报记者 邓洪涛 夏永辉 通讯员 张莹
巡回审判现场 本报资料图
■如果把改革比喻成飞驰的动车,法治就是铁轨;如果把治市理政比喻成高楼大厦,法治就是支撑、就是保障。
上半年,襄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额159.1亿元,比2012年全年地方财政收入还多出19.2亿元,稳居全省第二位。更可喜的是财政收入结构中,税收占比67.2%,而税收中,营业税一项同比增长60.3%。
疏理法治襄阳建设与改革发展之间的关系,不难发现法治襄阳建设有其自身特色。
用法治凝聚改革共识
改革进入深水区,好改的基本改完,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襄阳,也不例外。
一个投资项目从获得土地到办完手续,需30多个环节,盖上百个章;嘴上放权,行动上收权;边减边增、明减暗增。所有行政审批都进入了行政服务中心,但个别部门授权不到位,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成了“收发中心”。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行政许可法》等法律的基础上,襄阳市委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以“政府授权、部门委托”方式,将市发改委、经信委等26个市直部门紧握的64项涉企行政审批权、100多项市场监管权、综合执法权全部下放到襄阳高新区,形成“一枚公章审批、一支队伍执法、一个部门监管”的行政审批新机制。
襄阳给审批权套上法治的“笼头”。以清权、确权、制权为核心,依法制定权力清单、负面清单、监管清单,成立网上办事大厅、智能化办事大厅、掌上办事大厅、综合电子监察大厅和行政审批数据交换平台、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平台。
改革于法有据、遇事一断于法,这种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的共识,引领着襄阳行政审批改革,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
至今年7月底,襄阳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共受理行政审批事项11518件,办结率为100%;新增企业1500多家,平均每天注册8家。现已审批投资项目90个,总投资突破了315亿元。
改革、法治两相随
城里人住房可以抵押贷款,农民的住房能不能抵押贷款?《担保法》规定,耕地、宅基地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去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规定,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等。
政策有规定,法律不相随。怎么办?从全国看,30多年改革成果许多已经用法治方式巩固下来。基层要大胆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为国家立法探路。
襄阳选择谷城县开展试点。谷城县出台的《农房抵押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农村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在县房产局进行他项权证登记后,就可到谷城农商行抵押贷款。
5月,将襄阳高新区“三个一”的改革推向全市,全面推行工业项目审批零障碍、注册零收费、服务零距离。在全省率先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制度。两个多月时间,全市500多家工业企业注册零收费,减免行政事业收费217.6万元。
依法组建汉江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设立20亿元汉江产业基金,一年多来,累计投资1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90亿元。
与此同时,金融创新制度、土地管理制度、林权制度改革、生态补偿制度、社会治理机制改革在法治轨道上持续推进。
用改革完善法治
司法公正是社会公平的底线。
襄阳接力推进司法制度改革,优化职权配置,提高司法公信力,守住司法公正底线。用改革的办法完善法治基础。
5月1日起,市、县两级法院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两个多月来,全市法院登记立案秩序井然,案件总量增幅接近四成,当场立案率超过九成。长期困扰群众的“立案难”问题成为历史。
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实施,保障群众有序参与司法,促进司法公正。
巡回审判进千村全面启动。法庭被搬进学校、社区、农家和稻场,用接地气的语言、简便的程序就地开庭审理、宣判案件1700多件,既化解了矛盾,又普及了法律知识。“互联网+司法”深入人心。当事人不仅可以从网上了解案件审判执行流程,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参与司法拍卖、收看庭审直播、运用视频信访……
用法治保障改革,改革就会乘风破浪;用改革完善法治,法治就会永葆生机。这是襄阳交出的实践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