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是一项春风化雨的惠民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法律援助事业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让更多困难群众享受到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面,一直以来都是法律援助工作不断努力的方向。 我市法律援助中心在延伸服务范围、健全工作网络、完善便民窗口,并将援助站辐射到相关行业等方面不断创新,取得了长续成效,全力打造“城镇半小时、农村一小时”的高效法律援助服务圈。 创新体系建设 优化便民服务 近日,贵州省印家县田某的儿子给晋江市法律援助中心送来了一面写有“优质服务为民解忧 捍卫正义维护公平”的锦旗,并感动地说“没有援助的帮忙,我们就维护不了我母亲的合法权利啊!”这是怎么回事呢,事情是这样的。 年近六旬的田某是某环卫公司工人,2014年11月21日早上在泉安路段作业时,被何光某驾驶的闽C03S32二轮摩托车撞伤,经鉴定为十级伤残。2015年1月18日,田某打电话到法律援助中心哭诉说,她在一起交通事故中不幸受伤,对方不给赔偿,她现在行动不便,没法出门,但又想申请援助打官司,不懂要怎么处理此事。晋江市法律援助中心得知这一情况后,高度重视,主动上门服务,向田某伸出援助之手,并指派郑聪颖律师提供法律援助。郑聪颖律师不顾辛劳奔波数次,在调查取证中,发现何光某驾驶的二轮摩托车车主是洪某,本案还应追加洪某为共同被告。晋江市法律援助中心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成功维权,为田某争取到应有的赔偿款。为表达对晋江市法律援助中心和郑聪颖律师的感谢,于是有了赠送锦旗的一幕。 以上这个案例中,田某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只是法律援助中心无偿援助众多贫弱群体中的一例,却反映出了中心以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为抓手,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目标,不断扩大援助覆盖的服务面,提升服务效率的精神,甚至对老、弱、病、残等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主动提供上门服务,切实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 此外,积极打造法律援助便民窗口也是不可忽略的高效服务措施。目前,我市12个法律援助中心便民窗口实现100%临街化。市中心及丰泽、泉港、晋江、石狮、安溪、永春等6个县级法律援助窗口与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已完成整合,其他县(市、区)也在陆续规划建设中;市中心及丰泽、洛江、泉港、晋江、石狮、永春等中心均采取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的形式,聘请社会律师参与窗口接待,充实法律援助服务队伍。同时,升级“12348”法律服务热线,依托中国电信建立“12348”呼叫平台,设置市县两级26个坐席,随时接听群众法律咨询,提供法律帮助。 延伸服务触角 提供便捷援助 目前,泉州市已构筑市、县、镇、村四级法律援助工作网络,共有市县两级12个法律援助中心、163个乡镇(街道)援助站、115个社团援助站和2464名村(社区)法律援助联络员,实现了一乡镇(街道)一工作站、一村(社区)一联络员,打造城镇半小时、乡村一小时高效法律援助服务圈,为群众申请法律援助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今年以来,除了继续纵向拓宽服务覆盖面、建立援助站点之外,不断将法律援助辐射至相关行业,进一步健全法律援助工作网络也是打造高效法律援助服务圈的重大创新举措。5月4日,泉州市司法局与仰恩大学共同举办仰恩大学法律援助工作站授牌仪式。这是我市首个高校法律援助工作站,行政上隶属仰恩大学,业务上接受泉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的指导。该工作站的成立不仅可以有效利用政法学院在校师生资源,同时也是政府法律援助队伍的有益补充。法律援助第一次深入高校,拓宽了服务圈。另外,不断完善援助站点建设,保证援助站发挥作用。如泉港聘请10名律师轮流到14个援助站接待来访群众,免费提供法律咨询;丰泽、晋江聘请律师到法院援助站值班。 接下去,泉州市法律援助中心还将推行行政诉讼法律援助事务跨县域协作。加强各县(市、区)行政诉讼法律援助事务的相互协作,适应行政案件管辖机制改革,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享受“零距离”服务。 (原标题:泉州打造高效法律援助服务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