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业界动态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谣言利用公众心理横行微信朋友圈

来源:法学学习综合 作者:张鑫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7-02
摘要:法制网首页>>新闻资讯“唐山男子寻子四年是谣言”被辟谣刷爆朋友圈 新媒体发展报告问诊谣言顽疾谣言利用公众心理横行微信朋友圈发布时间:2016-07-02 09:20 星期六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谣言的传播都有其社会心理动因,大部分谣言都是焦虑、期望、憎恶

法制网首页>> 新闻资讯 “唐山男子寻子四年是谣言”被辟谣刷爆朋友圈 新媒体发展报告问诊谣言顽疾谣言利用公众心理横行微信朋友圈发布时间:2016-07-02 09:20 星期六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谣言利用公众心理横行微信朋友圈

  谣言的传播都有其社会心理动因,大部分谣言都是焦虑、期望、憎恶的表达

  多数人在接触谣言信息时倾向于采取“宁可信其有”的态度,此策略降低了判断能力,使其更易受谣言影响。

  微信朋友圈里不同主题的谣言因涉及内容不同,背后所隐含的传播动机也不一样。健康养生类、人身安全类、财产安全类谣言,利用人们焦虑与恐惧心理的比例很高;广告营销、色情主题谣言,则主要利用了人们的希望与欲望;政经和社会秩序类的谣言,则同时利用了人们的焦虑恐惧和仇恨憎恶情绪。

  治理谣言的关键是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加公众信任度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近日,一组河北唐山滦县男子陈新刚寻子的照片刷爆微信朋友圈。

  随后,有网友在微信朋友圈发消息称,“寻子是谣言”。一时间,剧情发生大逆转,一波“寻子信息不可信,你的爱心可能被人消费了”的声讨大潮出现,再次刷爆朋友圈。

  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寻子是谣言”最终被证实为谣言。这次,辟谣者身份权威——公安部刑侦局副巡视员陈士渠。同时,一些地方的公安机关也通过官微发声,证实河北公安机关早已就陈新刚之子失踪一事立案侦查。

  连续发生剧情反转,让网友直呼接受不了。就像有网友说的:“一天下来像被猴一样耍了N次,都不知接下来还发不发呢,该发点儿啥呢?”

  有些人选择主动“屏蔽”,可是却关不掉微信群里、朋友圈中满天飞的谣言。

  网警忙里忙外辟谣

  辽宁省沈阳市一名网警号称“辟谣小能手”,近几日可谓忙得不得了。

  在网友发消息称陈新刚寻子是谣言后,立刻引起了他的关注。

  他对《法制日报》记者说:“全国的网警都很关注这件事,我们立刻与河北的同行联系,核实此事,证实陈新刚寻子确有其事,然后在第一时间发布了辟谣信息。”

  据他介绍,当时找河北同行核实信息的不只沈阳网警,还有福建泉州、江苏等地的网警。

  “不过,在这件事辟谣上起到作用的,还是陈士渠的那条微博,他确认这件事是真的,比我们说再多都管用。我们在他那条微博的基础上,再将核实、调查的信息一起加进去,完成了辟谣工作。”

  对“唐山男子寻子四年是谣言”进行辟谣,只是沈阳网警辟谣工作的一类。除此之外,沈阳网警辟谣的类型还有三类。

  上述网警说,一类是关于本地的谣言。比如以前出现的“沈阳某地发生偷小孩”“发生恶性砍伤事件”等。“对于这类涉及本地的谣言,我们会第一时间与属地公安机关核实情况。比如有谣言说沈阳某地发生偷小孩事件,我们第一时间与属地公安机关核实,确定没有发生此类事件。然后,我们通过搜索引擎搜索相关信息,找到外地类似信息。辟谣的一般方式就是溯源,找到源头”。

  “第二类就是不涉及具体地方的谣言。如前几天流传的‘桃子和西瓜不能一起吃’谣言,像这种常识性谣言,我们的处理态度是实践出真知,直接吃西瓜和桃子,证明之前的消息是谣言。”这名网警说,“第三类是与相关部门配合辟谣。之前网上传辽宁出现禽流感病例,但公安机关不是卫生部门,对本地是否有此类疫情不掌握信息。所以,我们及时与卫生防疫部门联系核实情况,及时辟谣。”

  常见九类主题谣言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其在带给我们信息畅通和便利的同时,网络公共空间中的虚假谣言也成为一大顽疾。

  一直以来,相关部门不断加大打击网络谣言的力度,网警辟谣成为工作常态,但仍有不少网友陷入谣言陷阱。

  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6)专门对微信谣言进行分析。

  新媒体发展报告显示,通过案例分析、内容分析和问卷调查,探索了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微信公众平台中谣言的传播特征与受众心理机制,发现多数受众在接触谣言信息时倾向于采取“宁可信其有”的态度,此策略降低了判断能力,使其更易受谣言影响。

  “报告”认为,谣言得以传播,从谣言事件本身的角度看,要具备重要性和模糊性;从受众的角度看,要具有焦虑感、威胁感。从人的心理机制看,受众的焦虑和威胁感究其动机根源来自不确定,也就是控制感的缺失。

  “谣言的传播动机主要是谣言满足了人们对控制感的心理需求,如今在微信中的‘爆款’谣言可以分为焦虑与恐惧、希望与欲望、仇恨与憎恶三类,而这三类谣言都指向了控制感的缺失。”“报告”分析称,谣言的传播都有其社会心理动因,大部分谣言都是焦虑、期望、憎恶的表达,归根结底是控制感缺失后为重获控制感而做出的尝试。同时谣言还是一种人际交往的特殊方式,人们可以从中获得人际沟通的满足感。

  比如,当我们将一条谣言发给一位朋友时,我们也就开启了一个话题,可以围绕谣言内容继续讨论,如果对方没有听说过此条谣言,传播者还能获得一种“我知道一些你不知道的事”的满足感。在这些心理动机下,人们不自觉地充当了谣言的传播者。

  对此,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丁国峰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网络谣言传播者主要集中于各领域的爱出风头者、夸大其辞者或满足虚荣心者。”

  基于受众的心理,微信谣言也分为不同种类。

  报告称,谣言主题可以分为9类:健康养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政经和社会秩序、爱心转发、广告营销、奇闻趣事、色情和其他。

  调查统计显示,政经和社会秩序类谣言出现得最为频繁,主要涉及对政策、法规、经济、国际形势等方面的解读以及养老、教育、婚姻等社会现实问题。其次是健康养生和奇闻趣事等谣言。

  “各主题因涉及内容不同,背后所隐含的传播者的传播动机也不一样。”“报告”分析称,健康养生类、人身安全类、财产安全类谣言,利用人们焦虑与恐惧心理的比例很高;广告营销、色情主题谣言,则主要利用了人们的希望与欲望;政经和社会秩序类的谣言,则同时利用了人们的焦虑恐惧和仇恨憎恶情绪。

责任编辑: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