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业界动态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司法改革是新的洗牌(图)

来源:法学学习综合 作者:国平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6-26
摘要:司法改革是新的洗牌(图),司法 法官 改革

司法改革是新的洗牌


  图解二中院人民陪审员选任

  选任方式:组织推荐改为随机抽选

  抽选范围:二中院下辖的东城、西城、丰台、大兴、房山区

  候选条件:符合人民陪审员任职条件、有固定联系方式、是常住人口或选民

  抽选人数:从辖区8000名常住居民中确定461名候选人

  法制晚报讯 (记者汪红)按照中央确定的法官员额不超过政法专项编39%的比例计算,目前北京法院有法官职称的人中将有1400人不能入额,员额初始阶段审判任务更艰巨。日前,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慕平就北京法院司法改革情况做主题报告。

  在日前召开的“第十届首都法学家论坛”上,慕平表示,新一轮的司法体制改革目前进入了一个实操阶段,也是很关键的时期。近一年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召开了16次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其中有11次都涉及到司法体制改革,一批重大的司改试点项目相继落地。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当前司法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司法不公和司法公信力不高。影响司法公信力的因素很多,其中最深层次的原因是现在的司法体制机制还不健全。

  改革前的司法体制机制中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制度不够健全,导致司法抗干扰能力不强;二是审理和裁判不统一,导致司法责任制不能有效落实;三是司法人员管理体制不科学、不合理,导致司法专业程度和工作效率不高。

  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有3个明显特征: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全面系统地设计了司法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强调遵循司法规律,按照司法权运行规律改革和完善司法权运行机制;更加注重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司法公信力不高等突出问题。

  员额改革将有1400法官不能入额

  慕平介绍,北京市法院目前共有中央专项编制7740人,实际有专项编制6429人,其中法官4297人,法官中有审判员职称的2372人,助理审判员1925人。

  在法官中,目前还有9%的人在政工、纪检、后勤等部门工作;有14%的人在执行部门工作;还有7%的人在研究室、审管办等综合部门工作。也就是说,目前约有30%有法官职称的人没有在审判一线,优质的审判资源并未完全集中到一线办案。

  从北京在部分法院试点的结果看,改革下一步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一是改革可能会对法官队伍的稳定造成一定影响,因为人事制度的改革对法院现有人员是一次新的洗牌,无论是院长、庭长、一线法官还是其他法官和工作人员,都会在分类管理中面临一次新选择,人员分流压力较大。

  二是法官办案压力会进一步增加。按照这次中央确定的法官员额不超过政法专项编39%的比例计算,目前有法官职称的人中将有1400人不能入额。法官员额初始阶段,落到每位入额法官肩上的审判任务会比以前更艰巨。

  审判权力院、庭长既要放权又不能放任

  针对北京的司法责任制改革情况,慕平说,司法责任制度改革的目的是健全审判权运行机制,改变过去层层审批、汇报式的模式,将审判权力和责任更多地落实到主审法官和合议庭身上。

  但责任制改革也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监督指导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改革以后,院、庭长审核和把关职能弱化了,新的监督和指导机制还未完全形成,在过渡阶段,院、庭长放权需逐步到位才行。

  围绕着指导监督机制的建设,一是要明确院、庭长的权力清单,从审判把关到监督指导变化以后到底院、庭长能做什么,同时在监督指导时既要放权又不能放任。放权是指原先代替审判人员行使的审判权要放,但审判监督权和管理权不能完全放。

  要建立符合审判规律的监督管理方式,大力推进审判管理权、监督权行使的规范化和公开化,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全程留痕。

  立案登记案件快速增长疑难复杂增多

  慕平介绍,北京市立案登记制改革实施4个月以来,全市法院登记立案169805件,同比增长了31%。其中当场就立案的占到96%,有很多法院原来通常情况下不立案的,也都按照要求立上了。

  慕平院长也坦言,立案改革对法院的影响和冲击很大,最明显的是案件快速增长,和现有审判资源的矛盾进一步凸显。

  今年1至8月,全市法院新收案件已达404500件,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7.6%;结案279900件,比去年同期上升了8.7%。有些法院的一线法官工作几近饱和。

  特别是立案登记制度改革使有些案件增幅较大,像物业、供暖、信用卡以及行政案件等。这些案件有的疑难复杂,有的是历史遗留问题,需要调整的法律关系很复杂。

  同时,有些虚假诉讼和恶意诉讼也给审判、执行和信访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

  北京法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立案改革后带来的新问题,一是法院内部加强案件繁简分流、速裁机制;二是积极推进矛盾纠纷多样化解机制,加强调解工作。

  法官待遇工资报酬会相应提高

  针对北京法院司法执业保障以及人财物的统一管理两项改革,慕平院长介绍,执业保障制度改革和法官的员额制以及司法的责任制改革关联度很高,一定要同步推进。

  最近中央深改组已经批准了中组部和人社部关于法官、检察官单独序列的试点方案和工资制度的改革方案,这两个方案一是明确了法官和检察官将区别于其他公务员,实现单独职务序列管理。二是体现了职级资源向基层和办案一线倾斜的特点,最大的改变就是更多高职级的法官和检察官资源要配置到基层,把一线办案的优秀法官和检察官的职级提升上来,工资报酬也会相应提高。

  慕平强调,保障不仅局限于提高法官、检察官待遇,也包括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和维护职业的尊荣。最近大家都看到网上陆续报道了很多事件,都是针对法官的,有的是恶意诽谤,有的是行凶,这些反映出对于法官履职的保障还有必要进一步增强。

  人民陪审有重大影响案件都要实行

  针对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情况,慕平院长说,北京市二中院、东城法院、海淀法院、门头沟法院和密云法院共5家法院被列为全国人民陪审制度改革的试点。前不久,市高院和市司法局已经联合制定了工作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现在这5家法院正在有序推进。

  这次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的幅度很大,在陪审员的选任条件上实现了“一升一降”,即年龄由原来的23岁提高到28岁,学历由大专以上降到了高中以上,为的是更好地体现陪审员的人民性。

  针对在实践当中有些法院把陪审员作为缓解审判力量不足的帮手,或者作为解决技术难题的专家的问题,在陪审员的选任机制上实现了三个随机抽选:


  一是从符合条件的选民和常住民中随机抽选相当于该法院法官5倍以上的陪审员作为候选人,然后再在候选人中随机抽选不低于法官人数3倍的人员提交人大常委会任命;任命之后,谁参审哪个案件也要随机抽取。以前有的陪审员长期配在一个合议庭里。

  二是针对陪审案件的范围不明确、陪而不审的情况,改革扩大了参审范围。对涉及社会公众利益和人民群众广泛关注、有社会重大影响的刑事、行政和民事案件以及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一审刑事案件,原则上都要实行人民陪审。

  三是探索实行陪审员今后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审理事实认定问题。此外还将加强对陪审员履职的保障。

  如果您有更多新闻线索,请拨打法制晚报热线电话:010-52165216

  作者:汪红

责任编辑: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