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业界动态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成为中央“核心智囊”前,他在毛泽东身边工作16年

来源:法学学习综合 作者:国平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6-26
摘要:逄先知为第三任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任期在1991年6月至2002年10月。“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发现,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说不尽的毛泽东》一书中有对逄

原标题:成为中央“核心智囊”前,他在毛泽东身边工作16年

逄先知为第三任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任期在1991年6月至2002年10月。

中国共产党95岁生日即将来临。

近日,生于1929年、现年已86岁高龄的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逄先知接连发表了两篇文章:《中国共产党是有独特优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上述两篇文章中,逄先知都提到:毛泽东同志1945年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上曾提出:“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70年后,习近平同志又提出向中央看齐的问题。他说:“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相隔70年两次提出这个问题,都是在重要的历史节点,意义重大。

逄先知1950年从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毕业后,来到中央书记处政治秘书室工作,负责管理毛泽东的图书、报纸杂志等,是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的助手,在毛泽东身边工作16年。文革期间受到迫害。文革后,他调入中央文献研究室,历任毛泽东研究组副组长、室委会委员、副主任、主任,长期从事毛泽东生平、思想的研究和编辑工作,主编或参与主编《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著作选读》新编本、《毛泽东选集》(第二版)、《毛泽东年谱》、《邓小平文选》等,出版过《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等著作。

中央文献研究室是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是党中央的工作部门。其主要任务是:编辑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著作,研究他们的思想和生平,编辑、研究党和国家及军队的当代文献和历史文献。据中央文献研究室官网介绍,在开展研究工作方面,《党的文献》杂志和送领导同志参阅的《文献与研究》,比较充分地反映了有关研究成果。

因此,历任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也被称为党中央的“核心智囊”之一。

逄先知为第三任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任期在1991年6月至2002年10月。而曾在毛泽东身边工作长达二十多年、被誉为党内“一支笔”的胡乔木为第一任主任。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退休后,逄先知仍然很忙碌,目前还在担任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并经常撰写文章,其文章中经常会提到毛泽东。

成为中央“核心智囊”前他在毛泽东身边工作16年

图:2011年1月24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到逄先知家中慰问。

“三大原因剖析毛泽东晚年失误”

作为长期从事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学者,逄先知多次撰文论述毛泽东的历史功绩。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时,他就在人民日报撰文提出:毛泽东同志所建立的历史功绩,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方向,实现了中国由弱到强、由衰而盛的伟大转折,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根本保障。同时,他也会谈到毛泽东晚年的失误。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发现,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说不尽的毛泽东》一书中有对逄先知的访谈,逄先知谈到了毛泽东晚年失误的原因。

逄先知提出,毛泽东的成功,归结起来主要有六方面原因:坚持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善于听取党内外各种意见,择善而从之;善于团结人,包括团结那些反对他而反对错了的人;具有科学远见;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提出行动纲领和口号;刻苦勤奋精神。

可是,晚年的毛泽东,“违反了他过去一贯坚持的一些正确的东西”,逄先知说,“毛泽东晚年的失误的确是使人痛心的,但又不是偶然的。我认为最主要是三条”。

“第一,他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群众,脱离了他创立和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逄先知说:“他自己讲过,进城后,官做大了,像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作那样的调查没有了。1962年派我们到韶山调查,他是准备去的,但终究没有去。解放以后他就没有到农村中作过直接调查,更没有在农村住过。他每次下去,都是省委书记陪着,听汇报、调查的对象不是地委书记,就是县委书记,这怎么能了解到真实情况?”

“第二,是专断,听不得不同意见”,逄先知说,“1958年南宁会议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3月的成都会议还算开得生动活泼,但到1959年庐山会议又来了一个升级,以后专断就占了主导地位。因此,他脱离实际是一步一步发展的,听不得不同意见而导致专断也是一步一步发展的”。

对于第三条,逄先知说,“毛泽东在晚年不能很好地团结一切可能团结和应该团结的人,像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那样,相反,在几次政治运动中(最突出的是1957年的反右和1959年的反右倾,伤害和打击了许多人,或者是反右扩大化了,或者是根本不该反右而反右。在党内如此,对党外也是如此。以后搞'文化大革命',打倒一切,更发展到了极端。我认为,不能很好地团结越来越多的人,是毛泽东晚年的一个失误,又是失误的一个原因”

逄先知强调:尽管如此,还要看到,毛泽东晚年的指导思想是在一定范围内偏离了毛泽东思想,并不是全部,如果是全部,没有一点正确的东西,那还不把共产党和人民共和国搞垮了。特别是在国际斗争中,他维护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并利用国际形势变化的时机,打开了中美、中日关系,创造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这一点要充分估计到。

谈周恩来病情和“林彪事件”等

成为中央“核心智囊”前他在毛泽东身边工作16年

“毛泽东如何对待周恩来的病情?”在《毛泽东为什么发动“文化大革命”?——〈毛泽东传〉对“文革”中几个重大历史问题的研究》一文中,逄先知提出了这个问题。

逄先知写道:海外出版的一本歪曲事实的图书说,周恩来患膀胱癌后,毛泽东阻止给周恩来治疗。关于这个问题,《毛泽东传》作了详细的记述:1972年5月3日,周恩来被确诊患有膀胱癌。这对于大量内政外交事务都需要依靠周恩来的毛泽东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打击。毛泽东的秘书观察到:当逐字逐句地看完医疗组关于周恩来病情的报告后,主席的心情很沉重。他叮嘱这件事对外要保密。对于怎样治疗,他说:“开刀容易扩散,有危险,是否可通过中医的方法,用中药来控制病情。”并且这样解释:“你们外科医生动不动就开刀,开一个死一个,陈老总不是开刀死了吗?谢富治不也是开刀死了吗?”毛泽东还要求“防止扩散,注意营养和休息”。在著名泌尿科专家吴阶平主持下,经过多次检查,决定采取“电烧”的办法,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手术后不到半小时,毛泽东就要身边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吴阶平等医务人员说:医生们做得好,感谢他们!

在这篇文章中,逄先知还谈到了一个问题:“林彪事件”是毛泽东逼出来的吗?

责任编辑: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