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业界动态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邹碧华:司法改革的“行船者”

来源:法学学习综合 作者:国平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6-23
摘要:邹碧华,男,1967年出生,1988年参加工作,1999年入党。他长期工作在上海司法领域第一线,崇法尚德,践行党的宗旨,捍卫公平正义,特别是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

原标题:他用生命迸发的光和热,温暖改革路上的同行者,照亮通往理想彼岸的路 邹碧华:司法改革的“行船者”

邹碧华:司法改革的“行船者”

邹碧华,男,1967年出生,1988年参加工作,1999年入党。他长期工作在上海司法领域第一线,崇法尚德,践行党的宗旨,捍卫公平正义,特别是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是新时期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2014年12月10日下午,邹碧华同志在工作中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47岁。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副主任张新下班之后,依然会习惯地回头望望六楼右侧第一间办公室。

夜色中,似乎灯光还亮着。

去年上海司法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张新所在的上海高院司改办常常成为法院关灯最晚的办公楼层。当他们加完班回家时,却总是发现六楼那间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

如今,这间办公室的主人、上海高院负责司法改革事务的副院长邹碧华,再也无法跟张新他们一起开会商讨了。

去年12月10日,47岁的邹碧华上午参加完上海司法改革座谈会,下午又驱车前往司法改革试点单位徐汇区法院调研。途中,他忽然感到胸闷心痛,再也没有醒来。

邹碧华曾把自己比作“行船者”——“这条船承载着中国法治的希望与未来。前行的路上,会碰上激流险滩,也会遭遇惊涛骇浪,但我们终将不离不弃,风雨同舟!”

今年,司法改革将在上海所有法院全面推开。司法改革之船正扬帆起航,破浪前行。

邹碧华,用他生命迸发出的光和热,温暖曲折险途,照亮理想彼岸。

逆水行舟的勇气

“背着‘黑锅’前行,是改革者必须经历的修行。”

——邹碧华生前好友、最高人民法院法官何帆曾向邹碧华“倒苦水”,“以前做司法工作人缘总体不错;近年全心做司改,反而处处‘被黑’”,邹碧华对此作上述回答。

去年11月29日,何帆到上海开会。邹碧华与老友相见,话题还是离不开司法改革。

上海司法改革的一大创举是“员额制”,法院只保留33%的“精英法官”;这也恰恰是一大难点——许多现任法官将不得不离开原有岗位。

“人”的工作是最难做的。

何帆依然记得那个起风的夜里,邹碧华语气中的坚定。

他说:“不能为了图省事、求便利,就欺负年轻法官,将助理审判员‘就地卧倒’转为法官助理,一定要有一个科学的考核标准,让真正胜任审判工作的优秀法官进入员额。”

改革方案设计之初,“一刀切”不是没有人提过。上海高院司改办副主任顾全还记得,有人强调这种方案的可行性:“这条路很容易做成,‘息事宁人’。”

但在屡次研究过程中,邹碧华反复提出,表面上看这种方法“易操作、阻力小、见效快”,其实是一条后患无穷的“歧路”。

在实际工作中,基层法院大量的审判任务是由助理审判员承担,许多人已是审判骨干,而一些具备审判员资格的人员身处综合部门,不办案久矣。

司法改革不是在一张白纸上描绘中国司法的蓝图,而是在已有的体制机制上大刀阔斧地再造。打破“论资排辈”,必须敢于“碰硬”。

最后确定的办法是“让审判能力说话”——现任助理审判员必须参加入额考试,现任审判员中在综合部门工作且5年内未在一线办案的也需要参加。上月底,四家试点法院196人同场考试。34岁的助理审判员王勇顺利通过笔试和面试,不出意外,他将成为司法改革中首批“出炉”的一名法官。

参加上海法院司改的人回忆,邹碧华不止一次说过:“改革怎么可能不触及利益,怎么可能没有争议。对上,该争取时要争取;对下,该担当时必担当。”

上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姜平还记得,两次讨论法院“员额制”方案时,如何取舍,大家都很纠结,双方意见尖锐。当时邹碧华语气强烈,几乎拍案而起。事后,他两次登门详细解释自己的观点:“每一次来,他都带着厚厚的资料,有数据分析,也有现实案例。”最后的方案,采纳了邹碧华的意见。

作为上海司法改革核心团队成员,邹碧华在姜平的印象里,一直是这样一个人:“很阳光,有信念,敢讲真话。”

顺势而为的智慧

“决不能让我们现在的改革努力,变成未来的改革对象。”

——司法改革“既要有理想,又要接地气”,然而一些同事在实践中却碰到了“理想主义被批评为幼稚偏激,接地气时常被以脸跄地”,对此,邹碧华说出这么一番话。

去年12月10日11时30分,顾全收到邹碧华发来的短信:“人员分类的基础数据有什么变化?”

这句话顾全太熟悉了。每次法院司改办开会,邹碧华都会望向他:“你把上次的数据再报告一遍,再讲讲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

他没想到,这句邹碧华最常对他说的话,也是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

这条短信,顾全一直保留在手机里,舍不得删去。“在邹碧华主持下,上海法院司法改革一开始强调最多的不是方案,而是基础数据。”

方案设计初始,邹碧华就让顾全把全市法官的信息列出来,测算所有人近5年的工作量:“过去很多方案是根据意图来套,这次我们是先排摸实际情况。”

上海法院裁判文书层层审批的情况究竟占多少?每个法院的审委会每年讨论的个案数量有多少?领导对审判的行政干预究竟有多严重?——这些司法改革中的基础课题,邹碧华全部要求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得出数据,不准“毛估估”。

用数据说话,邹碧华觉得还不够。案件难易程度不一,法官付出的劳动有区别,不能光看案件数量考量法官的工作量。

邹碧华把一家试点法院200余名法官近5年来审判的案件卷宗全部调出来。技术部门的工作人员听到这一消息惊讶不已:“把数据拷贝到硬盘上就要4个小时,他怎么看得完?”

然而邹碧华用了一个双休日时间,不眠不休,把卷宗浏览了一遍。他提出,衡量法官工作除了数量,还要设置权重系数,按难易程度调整系数,这样得出的数据才更科学。

“他一直反对 ‘拍脑袋’ 式的 ‘孤岛改革’。”在张新看来,邹碧华始终把“科学管理”贯穿于司法改革之中,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方案”、“一切以数据说话”,甚至有人说他是“法院系统最优秀的产品经理”。

奔流到海的自信

“改革这种事情一直是一点一点往前拱的,每次能有一点点进步就是成功!”

——在一个全国司法改革法官交流群里,曾有同行对上海司法改革不理解、调侃甚至提出批评。面对尖锐的质疑声,邹碧华这样回应。 

责任编辑: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