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天津11月8日电(记者张国)11月7日至8日,2015中国休闲与旅游研究峰会在天津市武清区举办,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司长张吉林在会上指出,我国国民休闲时间不足,是推动国民旅游休闲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之一。 据张吉林介绍,国家旅游局2014年委托市场调查公司的调研显示,76.2%的被访者认为休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我们处在一个旅游需求旺盛、市场蓬勃发展的时期。从温饱走向小康,旅游已成为国民基本生活需求。但当前,旅游产品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很难与需求相适应。 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是,假日里景区人满为患,针对旅游服务质量的投诉纷至沓来。张吉林说,国民的公共假期享受得比较充分,恰恰短缺的是私人假期。“虽然很多文件规定了职工有带薪休假的权利,但现实中没有很好落实。”其后果是,公共假期形成了全民出游的景象,连周边国家都在消费中国黄金周,短缺拥堵的状态加剧。 “从时间供给上来看,改善、增加私人假期,调整公共假期的硬性规定,是我们研究的两个方向。”张吉林说,我国国民的带薪休假平均天数和世界差距较大,很多国家是我们的两倍以上。在观念上,虽然有一系列法规条文,但社会仍普遍认为这是一项福利而不是一项权利。“说起来带薪休假总觉得亏欠一点,低人一头。”在制度上,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没有得到兼顾。“现在强调了职工的权利而忽视了企业的权利,带薪休假的成本转嫁到中小企业头上,因此在这些企业落实最差。” 张吉林建议通过税收减免等制度安排,减少企业成本支出,提高中小企业主落实职工带薪休假的积极性。他还建议弹性安排公共假期。对假期进行合理分层安排,如春节属于全国性假期,同时允许各省份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实际情况等确定放假时间,让公共假期在时间上更有弹性。 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也在会上指出,我国的双休日制度与其他国家一样,公共假期天数属于中上等水平,最缺的就是带薪休假。带薪休假才是真正用来旅游休闲的。我国带薪休假推行晚,水平低,落实不够好。公众的旅游休闲需要借助于节假日,其弊端除了拥堵,还在于冲淡了节假日的内涵。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原本具有政治内涵,如今在很多人眼中只是“黄金周”,人们算计着怎么去旅游、度假、购物,其内涵反而被冲淡了。政府为了黄金周而调整“双休日”,既有违劳动法,也打乱了职工劳逸结合的节奏。 “我们的假日其实不少,少的是带薪假,当务之急是落实好带薪假。”蔡继明说。这位学者呼吁国家领导人带头落实带薪休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