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制网记者 刘百军 □ 法制网见习记者 石 飞 在网购便利、物流发达的今天,物流寄递已成为一种购物方式。然而,物流寄递行业鱼龙混杂,寄件人信息即便随便填写,也不妨碍邮寄。《法制日报》记者近日在云南德宏、玉溪等地采访发现,当地有关部门查获的利用物流寄递方式犯罪的案件越来越多:一个个快递包裹里,除了常见的生活用品外,可能还藏着假药,甚至毒品、枪支等危险物品。 针对物流寄递业管理上的漏洞,云南省相关部门试点物流寄递“实名制”。这一机制效果如何?《法制日报》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采访。 公安机关从被动调查到精确打击 2015年8月1日17时15分,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公安边防支队木康边境检查站,一辆辆出入该边检站的快递货车依次驶入。 《法制日报》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各物流专用车辆依次停靠在待检区域,边防官兵们熟练地打开货箱,当着驾驶员的面,依次核对货单信息查验。 “这就是我们每天都要重复的工作,看似简单却十分重要。”木康边检站站长潭浩鹏说。 据介绍,今年1月至7月,木康边检站累计通过快递、物流查获毒品案件68起,查获各类毒品83.297千克,其中海洛因70.105千克、冰毒13.176千克。通过物流快递查获毒品案件的数量占全站今年查获案件数的45%,查获毒品数量占全站今年缴获数量的51.4%。 德宏州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岩补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在推行“实名制”之前,通过物流寄递渠道运送毒品和贩卖枪支、走私等案件高发,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边境稳定。据统计,2007年至2011年8月,德宏公安机关通过物流寄递渠道查破涉毒案件129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02名,查获毒品逾1.7吨、易制毒化学品22吨。德宏的物流寄递业起步较晚,大多数经营企业规模较小、制度不全、管理滞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治安问题较为突出。尤其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物流寄递渠道简便快捷、人货分离的特点,钻物流寄递业不实名登记、安全管理不到位、执法部门监管不到位、规章制度不健全的空子,通过物流寄递渠道走私贩运违禁物品。基于此,为有效遏制物流寄递渠道违法犯罪,德宏州从2011年9月起,就在全省率先推行物流寄递业“实名制”管理。 “实施物流‘实名制’管理前,虽然通过检查发现了贩运违禁物品活动,但因登记信息不实不全,多数案件无法延伸。”德宏州公安局治安支队副支队长施学富回想起德宏州公安机关经办的一起案件仍心有余悸。 2009年8月,犯罪嫌疑人王明为了将毒品贩卖出去,花巨资在瑞丽市开设了一家工艺品店,在看似平常的根雕中藏入毒品,通过物流公司经昆明运往长沙、武汉等地贩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