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14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经常刷微博的朋友,对陈士渠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身为公安部打拐办主任,他的身影出现在近几年防拐打拐的第一线,从人贩子手中解救大量被拐卖儿童,让许多破碎多年的家庭重新完整。 他的微博头像是一张他怀抱被解救婴儿的漫画像,温情柔软,而对于网民在微博上提供的拐卖线索,他用“已督办”来回复,坚定干练。中国之声特别策划《今天我值班》邀请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走进直播间,与大家分享打拐故事和儿童保护知识。 主持人:拐卖犯罪这几年是民众特别关注的一个焦点,国家打拐防拐的工作成效也特别显著,尤其是公安机关对于拐卖的打击也采取了长期的高压态势。目前来看,拐卖案件发案率和解救率的趋势怎么样? 陈士渠:公安机关一直保持对拐卖案件的高压严打态势,目前新发案件呈现低发高破态势,发案率在不断下降,破案率和解救率在显著的提升。所以大家完全不必恐慌。最近两个星期还出现一个情况,据我们统计,溺水的儿童甚至要多于被拐的儿童,所以大家在提高防拐意识的同时,也要严防儿童溺水。 主持人:孩子在拐卖过程中,有可能遭遇到哪些方面的伤害? 陈士渠:孩子被拐卖,不可避免的遭受一些伤害。比如犯罪分子在运输孩子的过程中,有时会给孩子服安眠药,有时打骂孩子,孩子在被拐到买主家之后,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有些孩子是很痛苦的,因为他记得自己不是买主家的孩子,他想念自己的亲生父母。有的买主对孩子也不够好,有的虐待孩子,也有的不让孩子上学。有些孩子在被拐一段时间后解救,但是因为孩子谁把他抚养长大,他对谁有感情,有的对买主已经有感情,所以在面对亲生父母相对比较陌生的情况下,选择起来就比较困难,在感情上也很受伤害。 主持人:从运输过程,到成长过程,到解救过程,除了身体上的伤害之外,更多的是一种心灵上的伤害。比如在拐卖、运输、购买,整个构成的拐卖链条中,普通人也都很关心拐卖的案件,如果作为普通民众,有没有迹象或者细节可以引起我们的警觉,帮助我们给公安机关提供一些线索? 陈士渠:犯罪分子在实施拐卖犯罪的过程中,一定会留下蛛丝马迹。有一个例子,曾经有一个从云南文山开往福建的长途客车,客车司机有一次发现有2个女子各带了一名婴儿上了车,之后两名婴儿在车上一天多的时间不吃不喝,到了服务区这两个女子也不去带孩子吃饭,反而自己独自下去吃饭。他就怀疑是人贩子,后来报警。经过公安机关调查,摧毁了一个拐卖犯罪团伙。在运输过程中,人贩子最常用的运输手段就是长途客车。因为长途客车上没有警力,像火车上有乘警,有的犯罪分子会担心被发现,而不敢乘坐火车。 主持人:拐卖过程当中,什么情况下要引起我们的警觉,说这有可能是人贩子在拐卖儿童? 陈士渠:如果一个孩子一直昏睡不醒,或者带他的大人对他不管不问,这种异常情况,有被拐嫌疑的时候,就可以报警,请警方来核查。 主持人:购买过程中,如果产生了购买行为,有的人买了孩子会不会比较容易被发现? 陈士渠:如果有人家里忽然多了一个孩子,他虽然自己对外说,这是他捡拾的孩子或者是亲戚寄养的孩子,这个往往都是谎言。如果有这种情况,也请向警方报警,由警方来核查这个孩子真实的来源是哪儿。 主持人:很多犯罪活动也都在向网上转移,比如贩卖人口犯罪是不是也有这种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