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能够有效解决的问题上,政府不应该干预;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应该止于市场自身无法有效解决的地方 ◎ 文 《法人》见习记者 王映 七月,高温酷暑蔓延全国,本该迎来夏季运载高峰的传统出租车行业,却处于越来越艰难的寒冬之中。 而互联网专车市场则是另一派景象。各平台竞争如火如荼、新业务模式不断上线、市场总规模进一步扩大,再加上资本市场的巨大认可,勾勒出一派生机勃勃甚至“野蛮成长”之景。 随着交通部证实《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在制定中,京沪两地也在七月下旬同时收紧专车政策,未来留给互联网专车的政策空间似乎越发狭窄,其发展路径也再次充满变数。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在“互联网+”浪潮之下,没有哪一个行业掀起了比互联网专车更大的争论声。 竞争中高速成长 “目前专车和快车的数量和订单量都在快速增长当中,合计日成交量在300-400万之间。”滴滴快的公关总监叶耘在7月21日向《法人》记者介绍,除此之外,其于6月1日上线的顺风车业务的日最高订单量已经达到了223万。可以估算,滴滴快的在互联网出租车以外所有业务线的日订单量大约在600万左右。 然而在5月22日,滴滴快的CEO程维曾在新闻发布会上所透露出的数据只不过是“每天提供150万次的出行服务”。 据此可推算,两个月时间,滴滴快的的日订单量增长了两倍以上。 易观智库分析师张旭告诉《法人》记者,互联网专车市场总量在第二季度确实有着非常大的增长,目前,专车市场的总量已经超越了网络预约出租车市场的总量。 “毕竟互联网行业发展速度太快,未来的想象空间仍然非常巨大。”张旭预测,互联网专车这种高速发展的趋势仍将继续一段时间。而这种预测不仅基于各大平台在扩张过程中不断增加的市场供给,同时也体现了市场需求的变化。 确实,随着互联网专车作为新型交通方式被逐渐接受,当前城市居民的出行结构也被改变。“原本坐出租车的会去尝试专车,原本选择公共交通的去尝试顺风车或者互联网大巴车。” 张旭认为,部分市场需求并非原本就在,而是随着出行结构的变化被激发了出来。 市场整体仍处于活跃“生长期”的同时,参与竞争的各大平台也没有停下“角力”的脚步。 五月以来,滴滴推出价格低廉的快车业务之后,与拥有同价位产品线“人民优步”的Uber展开了一轮对乘客的优惠和对司机的“烧钱”补贴大战。 而过去的一个多月中,滴滴快的与Uber之间隔空过招的融资战,以及神州专车意有所指的“黑专车”广告事件,让围观人群嗅到了三家平台之间越来越浓烈的火药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