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2日电(记者 安蓓)去年11月中旬,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启动新一轮价格改革“攻坚”。半年多来,我国价格改革步伐大大提速,市场在价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发挥,从更为广泛和深刻的层面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百姓的生活。 重点领域价格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北京市居民刘女士最近发现,改革前很难买到的复方甘草片,三黄片,维生素B1、B2等家中常备药,现在好买了。 “虽然价格比过去贵了,但都能买到,比一些效果差不多的高价药还是便宜。”刘女士说。 我国于去年4月对低价药品取消政府最高零售限价。今年6月1日起,我国取消除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外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发挥医保控费作用,药品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医药体制改革攻坚战迈出了关键一步。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负责人对记者说,两个月来,药价改革总体进展顺利,市场基本平稳,部分药品出现降价。去年放开低价药价格效果尤其明显,一些常用低价药品恢复生产,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 中国药科大学医药价格研究所所长常峰说,随着常见低价药价格上涨,更多生产者会参与进来,进而通过市场竞争让价格回归至合理水平,既让生产者有利可图,又让消费者买得起。 去年11月以来,按照最大限度缩小政府定价范围,最大力度改革定价机制规则,最大限度实现公开透明的原则,我国先后放开和下放56项商品与服务定价权限,与2001年中央定价目录相比,中央具体定价项目减少了80%,各地方政府定价范围缩减幅度也在50%以上。 与此同时,农产品、能源、铁路货运等重点领域价格市场化改革大大提速—— 输配电价改革“破冰”,在深圳、内蒙古西部率先开展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的基础上,试点进一步扩大至安徽、湖北、宁夏、云南、贵州五省区电网; 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全面理顺,同时放开大用户直供气价,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天然气已占消费总量的40%; 理顺铁路货运价格,建立更加灵活的运价上下浮动机制; 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有序推进…… 专家指出,在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情况下,政府定价范围大幅缩减,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增强了社会投资的积极性;重点领域价格关系的理顺,有利于稳增长,也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价格杠杆“撬动”稳增长、调结构 今年上半年,通过实施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全面推进工商业用电同价,国家发改委将燃煤发电企业上网电价、工商业电价每千瓦时分别降低约2分钱和1.8分钱,减轻用电企业负担约600亿元。 贵州省今年4月实施工商业用电同价后,商业用电价格每千瓦时降低了0.23元。贵阳市一家超市负责人说,每个月平均用电10万度的话,每月电费会节省23000元左右,一年节省费用27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