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业界动态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买了高价房,进了“伪名校”?——“楼盘名校”背后的玄机(2)

来源: 新华网 作者:秦晶 人气: 发布时间:2015-08-02
摘要:不仅销量,价格也随之攀高。2011年在此买房的武汉市民高先生说,他买的一期精装房每平方米单价1.1万元,比当时周边类似商品房贵1000-2000元。据此计算,百瑞景小区总住宅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相

  不仅销量,价格也随之攀高。2011年在此买房的武汉市民高先生说,他买的一期精装房每平方米单价1.1万元,比当时周边类似商品房贵1000-2000元。据此计算,百瑞景小区总住宅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相比同地段楼盘,增加了一笔可观的销售收入。

  对学校而言,这也不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首先是不菲的“冠名费”。洪山区教育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开设金色城市小学,这家开发商每年支付给华师附小两三百万元。

  其次是高昂的学费收入。一位家长说,他孩子就读武汉小学百瑞景校区,每年学费在8000元左右,比公立小学高数倍。记者调查发现,武汉大多数分校都是这一价格水平,而许多公立学校各种费用加起来不到千元。

  此外,名校自身也有校区扩容的需要。武汉一位资深小学教师说,多数中小学都位于中心城区,由于历史原因,校区面积狭小,特别是知名学校更面临此类困扰。地产业内人士称,房地产开发商引入名校资源,通行的办法是捐校舍。

  猫腻:花了大价钱,进了“伪名校”?

  在利益驱动下,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开发商看到这一增加销量提升价格的“招数”,纷纷与知名小学合作建设分校。在热火朝天的“联合共建”背后,捆绑的是商家与学校两家的经济利益。

  记者了解到,武汉小学百瑞景校区,对外名称是武汉第一寄宿学校,其实是武汉小学参与建设的民办学校。尽管与武汉小学是相同的教学管理模式,但家长告诉记者,两校师资并不完全一样。

  类似的情况是,华师附小在多个楼盘都开设了分校,有的是民办性质,也有的是公办性质。华师附小向分校输出相同的教学管理模式并委派核心管理人员,但师资则是从社会上招聘。

  另一方面,“楼盘名校”入学名额不能满足需求。

  洪山区教育局一位负责人说,为了短期利益,一些开发商开设分校的规模并不大,只能解决有限的就读人数。刚开始时,这种矛盾并未凸显,开发商借名校之名迅速高价卖房,但大部分业主入住后,名额不足、分布不均的矛盾开始暴露,而楼盘已售罄。

  不少大型小区都面临着适龄儿童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规模的问题。除了金色城市小区,百瑞景小区的销售人员也告诉记者,楼盘共六期,后几期的业主就遭遇了招生名额限制。

  对此,武汉金卫律师事务所主任宫步坦认为,规划部门应在审批阶段严格把关,对于建设小学幼儿园规模偏小的楼盘,应要求开发商建设相应体量的学校。并增加学前及中小学校教育用地的规划设计;同时,教育部门要抑制中小学与房企合作开设分校的冲动,对社会办学规模、教学管理等进行监督。

责任编辑: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