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
“2013年度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十大举措”评选活动由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和人民网主办。据介绍,在活动期间,司法为民专题引起网友的强烈关注,共有40万网友参与投票,有效投票共230余万。 在业已评选出的十大举措中,得票数第一的是“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获得263077票,其得票数占全部投票数的11.12%。 “参与评选的14项举措,特别是网友评选出的十大举措,是人民法院在2013年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条主线的生动实践。”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指出,概括起来,呈现出四个特点。 一是高度关注民生。“从投票结果看,依法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举措获得26万多票,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举措获得18万多票,这充分说明了广大网友对民生司法的高度关注。”孙军工说。 二是维护和谐稳定。回眸2013年,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在此次调查中,这一举措获得213692票,得票数位居第二,占全部投票数的9.03%。 三是捍卫公平正义。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并依法纠正“张氏叔侄强奸杀人案”等重大冤假错案。在此次调查中,这一举措得票数位居第三,共获得205328票,占全部投票数的8.68%。 四是推进司法公开。据孙军工介绍,截止2014年2月28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共上传文书237347份,其中最高人民法院上传4167份,地方各级法院上传233180份。 “此外,一批受到媒体和公众广泛关注的司法个案,如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腾讯诉奇虎360不正当竞争案等通过庭审直播,回应了社会关切。”孙军工说。 据悉,在此次评选中,“对社会关注案件进行庭审直播”这一举措获得了148672票,得票数位居第十一。此外,未入选的项目还有“推进保险纠纷诉调对接机制,规范保险合同的免责格式条款,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全国法院微博发布厅’上线,全面拓宽社会监督渠道”以及“举办‘公众开放日’,交流‘零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