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业界动态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人民法院一年来推进司法公开促进公平正义工作综述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4-01-20
摘要:人民法院报 将司法公开进行到底 ——人民法院一年来推进司法公开促进公平正义工作综述 2013年12月4日,第13个全国法制宣传日。 位于北京市东交民巷27号的最高人民法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80余名公众代表和媒体记者走进这里,参与了国家最高审判机关的公
人民法院


司法公开进行到底
——人民法院年来推进司法公开促进公平正义工作

    2013年12月4日,第13个全国法制宣传日。

    位于北京市东交民巷27号的最高人民法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80余名公众代表和媒体记者走进这里,参与了国家最高审判机关的公众开放日活动——他们见证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和500名法官一起面对国旗庄严宣誓,也“零距离”旁听了奚晓明大法官亲任审判长的奇虎与腾讯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的庭审。

    “最高人民法院大力倡导司法公开,折射出司法制度完善与改革的大决心、大力度和大方向。”参加完活动后,网络“大V”马晓霖如是感言。

    “开放的监督才是有力的监督。”对最高人民法院敞开大门接受公众“检阅”,另一位网络名人邓飞也感触颇深。

    正如他们所评价的,过去的一年,最高人民法院不遗余力地推进司法公开,举措频出,力度空前。公开,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不仅仅是一种姿态,而是成为了人民法院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目标的坚实步履和现实选择。


    “拥抱”新媒体

    “@最高人民法院上线了。”

    2013年11月21日9时57分,一句简单的“开场白”,宣告了全国首个国家级官方微博在新浪正式上线。

    经过长时间酝酿,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开通官方微博、微信,与此同时,“全国法院微博发布厅”也在新浪亮相,这也是首个上至国家级别下涵全国31个省级机构的微博发布厅,开风气之先令人注目,众多网友点“赞”予以肯定。

    这是国家最高审判机关拥抱新媒体的漂亮身姿,也标志着最高人民法院在运用新媒体推进司法公开、加大民意沟通、主动拓宽人民群众监督司法渠道等方面迈出新步伐。

    2013年,全国法院官方微博新增660多个,超过前两年的总和,总数达到1120个。

    “法院微博成去年政务微博弄潮儿。”在一篇关于政务微博的报道中,有媒体用了这样的标题。

    “各地法院开通官方微博,直播案件庭审已成为趋势。法院微博无疑成为2013年政务微博发展的一大亮点。”2013年年底,新浪网联合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共同发布政务微博报告,报告分析称,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博的开通,标志着我国最高审判机关自觉、主动地适应时代需求,开始整体布局新媒体、全媒体,利用微博平台回应社会公众期盼、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司法知情权需求。

    其实,“整体布局新媒体、全媒体”,可以说始于2013年5月28日召开的全国法院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上任不久的周强院长敏锐地意识到了新媒体格局的变革对人民法院新闻宣传和司法公开工作提出的严峻挑战,在这次会议上,他提出:“人民法院要深刻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坚持善用媒体、善待媒体,加强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统筹运用,坚定不移地推进司法公开。”

    微博,则成为人民法院在新媒体时代推进司法公开的一个突破口。

    2013年6月28日,全国法院微博群建设推进会召开,就法院官方微博建设进行动员和部署,周强要求:“把法院微博建设成推进司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的重要阵地”;11月27日,全国法院司法公开工作推进会上,周强又强调:“要积极创新庭审公开方式,以微博等方式及时公开庭审过程。”

    2013年8月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薄熙来案庭审进行微博直播,成为人民法院司法公开乃至中国法治进步的标志性事件。150多条微博,近16万字,数亿人“围观”,政务微博首次成为大案要案审理中唯一消息来源。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教授任进认为,微博庭审直播使公众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案件审理过程,彰显了社会公平与公正,起到了一定普法教育作用,“也对探索司法公开路径与方式、促进阳光司法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上至惊天大案,下到鸡毛蒜皮小案,2013年,人民法院的微博庭审直播方兴未艾。数据显示,这一年有关微博直播庭审的报道达到9万多条。同时,各级法院通过微博发布信息、与民互动、为民服务,微博成为推进司法公开、实现为民服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晒”出公平和正义

    “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浩大工程!”

    随着周强亲自按下启动按钮,一面大屏幕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裁判文书“飞”向首都北京。这是2013年11月27日,在广东深圳召开的全国法院司法公开工作推进会上,中国裁判文书网与各高院裁判文书传送平台正式联网仪式上的一个场景。

    “公开是自信的表现,是光明正大的表现。”周强的语气凝重而坚定。而“史无前例”这个字眼儿,表明了裁判文书上网虽然任务艰巨,但意义非凡。

    近年来,全国许多法院在推动裁判文书上网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河南全省三级法院5年来在网上“晒”了将近55万份裁判文书;

     浙江已累计公布裁判文书91万余篇,有的法院裁判文书上网率已经接近100%;广东在2011年就开始全面推动裁判文书上网……“网晒”裁判文书,成为很多法院“倒逼”法官责任心和司法公正、实现“阳光司法”的主动抉择。

    各地实践的成功经验,加之社会的期待,终于迎来了裁判文书上网的“春天”。

    工程浩大,但时不我待,最高人民法院力推裁判文书上网决心坚定,一步一个脚印。

    2013年5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广西柳州召开司法公开调研会,裁判文书上网成为最重要的议题。

    7月1日,中国裁判文书网正式开通,最高人民法院在网站上首先“晒”起了自己,率先公开了一批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受到各界积极评价。

    7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裁判文书上网公布暂行办法,按照该办法,除法律有特殊规定外,最高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书将全部公开。

    11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正式对外发布。这部司法解释强调,除4种情形外,法院生效的裁判文书都应当上网公布。

    而早在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就曾提出,符合条件的裁判文书“可以”在互联网上公布。从“可以”到“应当”,两字之差,意味着裁判文书上网从自选动作变成了规定动作,而且不再根据案件类型、影响大小选择性公开,而是覆盖到所有案件。有媒体评论,“如此不留余地的公开力度震动全国。”

    “要通过推动裁判文书上网,形成倒逼机制,提高文书质量,确保法律的正确统一适用;同时,加强对司法裁判的社会监督,促进公正司法。”周强的话落地有声。

    而在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划中,中国裁判文书网要实现全国四级人民法院的全面联网,届时依法能够公开的裁判文书将全部上网公开。这意味着,全国3000多家法院的裁判文书都将集中传送到统一的网络平台——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布。

    “裁判文书公开是司法公开的核心,裁判文书上网将使中国司法公开走上新台阶。”对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一“大动作”,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高一飞如是评价。

    “裁判文书上网,是‘阳光司法’的助推器。”有媒体对最高人民法院推动裁判文书上网的举措予以高度评价,“这是司法公开的一次革命。”


    插上高科技的“翅膀”

    “我现在一年观摩庭审的数量,是过去的5倍。”

    陈丽英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大法工委主任,对法院审判工作很是关注,自从鄞州区人民法院在官方网站开通“庭审视频点播”,要求每个业务庭每周选一个典型案例在该栏目录播后,她足不出户就可以履行自己作为人大代表的监督权了。

    而同在宁波的江北区人民法院,则采用“广场庭审直播”方式,每天直播一个案件,满足了公众“无须走进法庭也能旁听庭审”的愿望。一面现代化的LED显示屏,成为法院展示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的最佳“展板”。

    “作为审判活动的核心环节,庭审公开无疑是司法公开之关键。”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敏认为,由高科技打造的“透明庭审”工程,既能满足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要求,也是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在推进庭审公开方面,最高人民法院也身体力行,率先垂范。2013年12月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这一天,奚晓明大法官亲任审判长,审理了奇虎与腾讯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上诉案,不仅80余名公众和媒体代表参加了旁听,而且整个庭审过程首次利用电视直播、广播连线、网络直播等“全媒体”的形式进行了直播,在中国法院庭审直播网上,该视频高居点击率榜首。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高科技为庭审公开插上一对翅膀,从过去局限于狭小法庭空间内有限的旁听,已拓展到全媒体、多维度的审判公开。最高人民法院对这一时代趋势作出了积极的回应和部署。

    2013年10月9日,人民法院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周强要求,依托信息技术,拓展司法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推进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审务等各方面的司法公开。

    11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对外公布《关于推进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要求,人民法院应当积极创新庭审公开的方式,以视频、音频、图文、微博等方式适时公开庭审过程。

    12月11日,“中国法院庭审直播网”正式开通,公众可以通过该网站观看到全国各地法院的庭审实况,这意味着坐在家里轻点鼠标“旁听”庭审将成为现实。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推进审判、检务公开,录制并保留全程庭审资料”,以中央改革文件对司法公开具体问题作出规定,这在人民司法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对人民法院而言,压力和动力同在,司法公开工作更加任重道远。

    辞旧迎新之际,有媒体对人民法院过去一年的司法公开作出这样的评价:一年来的种种变化表明,国家的司法活动变得史无前例的公开透明,阳光司法从未像今天这样灿烂。中国司法公开正迎来一场浩大的程序革命。(记者 罗书臻)

责任编辑:介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