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 地处长三角腹地的常熟市是江苏省一个县级市,全市近9万家小微型企业产值、利税均占全市六成以上。面对宏观信贷政策收紧、企业开工成本上升、资金链吃紧,一些民营企业陷入窘境,甚至发生企业主“出走”事件的新问题、新动向,常熟市人民法院不断延伸审判职能作用,创新工作机制,为广大小微企业解决资金困难作出一系列探索。常熟市委书记惠建林表示,常熟法院的探索,为促进小微企业持续良性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司法保障,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协调垫付良性循环 针对金融危机影响导致的企业倒闭停产、企业主出逃引发群体性农民工工资案件,常熟法院穷尽各种措施,尽最大可能保障农民工利益,依靠政府先行垫付工资。同时,对被查封扣押的财产及时评估拍卖,及时追查欠薪企业财产并变现,及时向政府返还垫付款项,形成协调垫付的良性循环。 2009年9月上旬,位于常熟市支塘镇的江苏华庆纺织有限公司企业主在事先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弃企出走,仅职工工资就拖欠34万元。该公司80多名职工涌至镇政府、村委会要求发放企业所欠工资。 常熟法院支塘法庭法官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到现场,安抚职工情绪,并对该企业财产采取保全措施,同时加强与党委政府沟通协调,最终由政府对该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先行垫付,一起有可能演化为群体性事件的纠纷就此化解。 常熟市人民法院院长张峥嵘介绍,依靠工资案件政府先行垫支机制,常熟法院工资款案件执结率连续5年达到100%,护住了职工合法权益,守住了一方平安。 面对难关“放水养鱼” 由于融资难,小微企业往往存在“松一把就活,紧一把就死”的情况。常熟法院在执行中,对资金短缺但仍处于正常运营状态、有发展前景的负债企业,主动“放水养鱼”,为企业走出困境创造机会。 为了给小微企业发展提供空间,常熟法院依法慎用司法强制措施,尽可能做到不冻结、不查封、不拍卖、不拘留,尽量确保企业不因执行措施影响正常运转。 在中国农业银行常熟市支行与常熟市七彩果服饰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中,债权人常熟农行申请强制拍卖七彩果公司的房产及国有土地使用权。 考虑到若强制拍卖房产,将直接导致七彩果公司倒闭的后果,常熟法院反复做双方当事人工作,说服常熟农行同意暂不拍卖房地产,给予七彩果公司一定时间筹措资金,同时向七彩果公司陈明不履行债务的后果,促其积极寻找履行办法。后七彩果公司引入外部投资,还清银行债务。执行过程中,公司经营一直没有停顿,且日益好转。 张峥嵘介绍,为了避免被执行企业因资产拍卖陷入“人财两空”的绝境,常熟法院尽量组织双方协商,促使达成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和解方案,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赢得喘息机会,以提高企业资金安全系数。 破产重整案例成经典 2009年9月,弘捷电路(常熟)有限公司因订单量锐减,生产流动资金枯竭,向法院提出重整申请。常熟法院在组织重整过程中,第一次招募新投资人没有成功。 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法律规定,可以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经过研究,我们决定第二次启动招募新投资人。”张峥嵘说,在地方党委的配合下,终于招募到更有实力的公司接手,引进了后续资金,使得重整计划得以顺利进行。 针对涉案281家债权人,常熟法院更加关注特殊人群利益,在债权人中分组,特别分设小额债权人,使得这部分群体的利益和诉求得到充分表达。 重整之后的弘捷公司重新焕发了活力。今年4月,该公司提前开始试生产,4月至9月的销售收入已达6750万元,预计明年即可实现扭亏为盈,走上持续发展之路。 “这起破产重整案例被工商界视为经典,已被很多商学院收为教学案例。”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有关人士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