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
聘台商当调解员化解纠纷延伸服务为台企“排雷” 昆山法院打造涉台民商事审判新样本
江苏省昆山市现有台资企业4100多家,占全国总量的九分之一,而在昆山工作生活的台胞更是多达10万余人。作为台商投资的前沿城市,昆山涉台民商事案件纠纷类型众多,一旦处理不到位,将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近年来,昆山市人民法院通过成立专门涉台审判机构、加强涉台案件调处、规范涉台案件审判和执行,打造出涉台民商事审判的新样本。据统计,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该院受理涉台民商事案件达3081件,其中65.16%通过调解得到化解。 早在2009年8月,昆山市法院就率先成立涉台案件审判合议庭,专门审理涉台民商事案件及知识产权案件。 2011年7月,该院率先成立“台湾事务办公室”,统一负责涉台审判沟通联络、对外宣传及司法互助工作。2012年2月,该院成立大要案、敏感及涉台案件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办公室,明确要求涉台案件必须及时上报。 昆山市法院院长许小澜介绍,针对涉台纠纷源源不断地涌入法院的情况,该院构建起规范涉台审判保障机制。 此前,由于台胞对调解这一大陆特色的解决纠纷方式不熟悉,大量案件不得不以判决的方式结案。昆山市法院涉台事务办公室主任黄燕娟告诉记者,判决往往没有起到定分止争的效果。“当事人双方矛盾冲突依旧,不但给案件的执行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更是影响到了企业的生产经营。” 为了引导和加强诉调对接工作,2011年,昆山市法院与市台办、市台协会共同出台意见,建立健全涉台纠纷诉调对接机制,从人性化角度帮助当事人从“对抗”转向“对话”。 “意见规定涉台案件调处可以采取诉前、诉中委托调解和邀请调解三种方式,逐步被广大台商所熟悉。”黄燕娟介绍,该意见还规定,立案审查阶段案件,各方当事人愿意接受台办、台协会诉前调解的,法院暂时不予立案,并委托台办、台协会进行调解。对特殊案件、复杂案件,当事人可申请法院委托、邀请台办、台协会调解或协助调解。 2011年9月,昆山市法院选聘了17名热心纠纷化解、熟悉调解工作、具有较高威望的台商担任涉台案件特邀调解员,协助法院调处涉台纠纷。 “让台商做调解员,能更便捷、灵活、高效地化解涉台商事纠纷。”昆山市台协会副会长黄彦荣介绍,一年多来,他已化解了十几起比较棘手的涉台纠纷。 在审判实践中,昆山市法院的法官们发现,绝大多数涉台纠纷都缘于台企内部管理不规范和台商对大陆法律制度的不了解。 为此,2009年,该院出台文件要求,坚持诉讼调解和预防纠纷为抓手,落实巡回咨询窗口、聘任台商陪审员、开展培训讲座、设立联系点、建立应急处置机制5项服务举措。同时还开展了“庭企共建”活动,深入台企开展走访,了解企业的司法需求,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为企业发展“排雷”。 2012年7月,昆山市法院又推出了服务台企发展“12345”工作机制,要求开辟一条急事急办、专事专办绿色通道,坚持“快立、快审、快结、快执”理念,并打造法官志愿者、司法协理员两支服务队伍。此外,该院还向台企发放企业商业秘密侵权现状调查问卷,通过分析现状、查究原因,提出针对性、综合性保护意见;根据案情的具体情况,不定期向市台办、台协会发出有针对性的司法建议。 3年来,昆山市法院累计走访台企、台资金融机构达205家,办理涉台司法互助69次。由于纠纷发现得早,介入调处在先,昆山市涉台民商事案件受理数呈现出连年下降的态势。
本报昆山(江苏)12月14日电
本报记者丁国锋 本报见习记者马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