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报 实例入手理性分析 积极应对网络舆情 该书始终贯穿着“实例入手”与“理性分析”两条脉络。从“胡益华抢劫、杀警案的‘微笑之问’”到轰动一时的“韩某凤溺死脑瘫儿案”量刑之争,从“14岁少年被指‘黑社会大佬’”到“广东史上最黑帮案”始末……此书结合广东法院近年来发生的网络舆情事件,理性剖析主动公开和舆情产生后被动回应的得与失、利与弊。其中实例剖析占了该书75%的篇幅。一方面对每一个热点法治事件作了提纲挈领的概要,另一方面附录了涉事件产生、发展关键节点上的媒体文章,使人们在指尖翻动中可以详细地了解到事件的前因后果、真相原委。 “理性分析对于广东法院今后以更开放、积极、正确、客观的态度面对网络舆情事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广东高院常务副院长陈华杰告诉记者,“此书对网络在中国的发展形势作出研判,提出了法院必须坚持更好地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实现公正审判;必须更加注重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取信于民,以主动公开的方式促进司法公正;必须保持独立审判与倾听民意之间的平衡。” 同时,该书在编排上还做到了“实例”与“分析”两条脉络的相互交织。实例分析中不是就事叙事,而是事理兼容、法情并用;理性分析中往往以实例佐证,增强了说理性、说明力。 白皮书序言中说,无论是从个案实例入手还是从历史发展、未来走势的分析,都建基于司法审判的公正性。公平正义是司法审判的生命线,是司法公信力的根本,必须牢牢抓住。没有审判的公正,就没有社会的公信。 广东高院院长郑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网上舆情,我们将不回避、不推诿、不掩饰,以诚恳的态度与网民交流,主动公开法院的各项工作,自觉接受社会舆论监督,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期盼、新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