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业界动态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最大胆的法院改革等待下文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2-17
摘要:南方周末 (李伯根/图) 编者按 佛山中院正在试行的审判长负责制改革,赋予审判长相对完整的审判职权,意在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法官”。 不过,没有经济和政治待遇的职业保障,这项改革能否突破内部去行政化意义局限,实现法院审判的真正独立,仍有待观察。 20
南方周末


(李伯根/图)

 

   编者按

佛山中院正在试行的审判长负责制改革,赋予审判长相对完整的审判职权,意在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法官”。

不过,没有经济和政治待遇的职业保障,这项改革能否突破内部去行政化意义局限,实现法院审判的真正独立,仍有待观察。

2008年,陈陟云刚当上院长,经常有人来问案件,一年中他收到一百多张过问案件的条子。

从2009年提出改革动议直至今日,市委书记换了三任,每换一个人,都得重新汇报和沟通。

陈陟云想在中国南方小城佛山打造一个“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辖七百多万人的中级法院,只有25名法官,他们凭资历和专业水平领薪;每位法官有专属的法槌,上面刻有姓名;审案子、做判决,他们说了算;这里没有科级副科级的追逐,只闻法槌响。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官”。

25名法官全部由独立的法官选任委员会选出,委员会中,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学教授、律师、记者,候选法官必须通过严格的笔试、面试;当选后,财产必须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我这个院长,到时就是为他们服务的。”佛山市中级法院院长陈陟云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这个萌生于四年前的想法有了一丝进展。2012年底,佛山中院选出35名审判长,其中26人为庭长或副庭长。

“我跟他们都说了,不要管是不是‘长’,反正以后都要去掉。”陈陟云说。在他看来,这35人迟早要成为设想中的“真正意义上的法官”。

“陈院长到底什么意思?”

听上去有点浪漫的想法产生于2009年,陈陟云升任佛山市中院院长的第二年。

2008年,陈陟云刚当上院长,经常有人来问案件,一年中他收到一百多张过问案件的条子。

“我的手机号码很少人知道,但是昨天还是有一个老领导打过来,我问他怎么知道我的电话,他笑了。”陈陟云说。

“那你给不给面子?”南方周末记者问。

“哪个领导写条子过来,了解清楚情况后,我都只能如实汇报,而不是照办。”陈陟云说。

法院受到干扰的事常有,像陈陟云这样直言不讳的中院院长少见。很多时候,他是报纸文化副刊上的诗人陈陟云。他在北京大学法律系读书时迷上诗歌,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佛山市检察院搞反贪,他还在写诗。后来当上检察院副检察长、中院副院长,直至今日院长任上,仍不断有新作发表。

“要是搞不成,我就提前退休写东西去。”提及改革的前途,他不只一次这么说。

四年下来,陈陟云“搞成”了几件事。他在法院内部建立了过问案件登记制度。每位法官手上都有一个小簿子,庭长、副院长、院长,但凡过问案件的,承办法官必须记上一笔。

刑庭法官陈湛说,登记确实挡掉了一些干预。陈陟云说,登记过问情况的本意是为了让法官能够独立思考、公正办案,但还是有法官存在顾虑:“比如我接到过问案件的条子,让秘书了解案情时,有的法官会揣摩,陈院长到底什么意思?有时也没登记,不敢登记。”

一边是审判独立寸土必争,一边是有所不争。上级法院要求调解撤诉率达到60%,陈陟云说,“能有30%就不错了!”在各个法院为追求95%的结案率争先恐后时,他又说,“法院是追求公平正义的地方,不能玩数字游戏,更不能为了当排头兵而争排头兵。”

陈陟云还有惊人之举。2010年,他找到佛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希望市委市政府成立一个中立的执行机构,法院愿意把执行权交出去。

他的理由和法律学者主张的一样,“先给你执行还是后给你执行,对当事人利益的影响很大。执行是为一方当事人服务,法官应该是中立的,不应该干这个事。”

他还跑到北京寻求最高法院的支持,最高法一位领导说,“如果把执行权交出去,就突破现有法律的规定了。”

2010年,佛山市委成立了执行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还是设在法院。“这项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最初的设想还是有很大差距。”陈陟云说。

 

“如果多花钱能换来司法 公正,这个成本是值得的”

让法官更像法官——陈陟云所有的想法,都指向这个目标。当上院长前,他已经在副院长的位置上观察、思考了四年:眼下,怎样才能让法官心无旁骛地专事审判、不受干扰?

答案是:除了职业化,别无他途。一个更大胆的设想横空出世:去除审理过程中的行政审批机制,重新梳理现有人员,建立符合审判规律的职业保障体系,让法官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简而言之:不审案的,不能定案。

陈陟云详细介绍了他的具体构想:让那些有法官资格但是不想审案的人,自主选择到非审判的岗位上去,剩下的,挑出25名审判经验最丰富的法官,给他们最高的待遇、最多的尊荣感。他们是中院人人仰望的业务权威,只需想案子的事情,别的不用操心。其他法官和行政人员,都为这25人服务。原来有权审批案子的庭长、副庭长,只有入选25人名单,才能就案件发表意见——而且只能是自己办理的案件。

2010年11月,院内7名业务骨干组成改革方案起草小组,着手设计具体方案。他们把这25名真正意义上的法官,称为“审判长”。

这25名审判长怎么产生?如何能保证他们独立审判?更多的尊荣感怎样体现?改革方案起草小组成员之一、法官陈智扬很快发现,问题很多,其中两个最为棘手:

一则,审判长权力大、责任重,职业保障怎么跟上、从何而来?

二来,之前全院有四十多名审判长,一夜之间削去一大半,之前跟25名审判长平起平坐的法官,陡然成为给人打下手的“合议法官”,这些人的心理如何抚慰、怎么激励?

最初的方案上写着,“审判长的法官等级在三级法官和四级高级法官内确定,每一个法官等级对应设置20级审判绩效奖励档次。”每一级对应什么待遇多少钱,方案中并不明确。

“这项改革不是想要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只是想让我们的工作更符合审判规律。”佛山中院的有关人员再三向南方周末记者强调。

想让审判长和合议法官专心审判,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回避不了。这一点,没有人财物自主权的佛山中院做不了主。

争取佛山市委市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佛山中院副院长吴文志说,最初听完他们的汇报,市里的领导非常兴奋,“如果多花点钱能换来佛山的司法公正,这个成本是值得的!”知情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佛山市表示能给一两百万。

这番表态让起草小组的成员大感意外,在他们的算盘里,只希望市里面一年支持数十万。“我们觉得原来的方案保守了一些。”吴文志说。

紧接着,在市委副书记带队下,市政法委、组织部、市人大、编办、人事局几套人马,来到中院调研。市委政研室主任还就方案修改提了很多建议。这还是两年前的事,当时陈陟云觉得改革颇有眉目。

“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搁下来了,”陈陟云说。对此,坊间流传着一种说法:法院这么搞,检察院怎么办,公安怎么办,司法局又怎么办?

方案酝酿时,碰巧赶上法院系统在浙江开会,当佛山中院副院长谢阿桑把审判长财产公示的设想告诉其他同行时,房间里都炸开了锅,有人说,“别的机关工作人员呢?你们这玩的是原子弹啊!”

另一个客观现实是,从2009年提出改革动议直至今日,佛山市委书记换了三任,每换一个人,陈陟云都得重新汇报和沟通。

除了要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改革的策略,还需要做通内部的工作。“我知道背后有人骂我。”陈陟云说。

“最主要的问题是,蛋糕还是那个蛋糕,还是那么大。”陈智扬说。

 

“在法院我有地位, 在家里我没地位”

苦等了四年后,2012年底,陈陟云决定先从内部试行。

他找了7个副庭长征求意见。这7人,都是陈陟云眼中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提了副庭长之后,他们大多数时候在批案子,不再审案子。陈陟云表示,将把他们的级别从副科长提升到主任科员,代价是不再任副庭长,回归一线审案子作判决,6个人表示不同意,只有1人认可这种安排。

“没办法,干到一定的时间,更多的人还是想当官。”越有经验的法官离法庭越远,这种和司法规律南辕北辙的怪象,并非佛山中院独有,但在陈陟云看来尤为痛心。

南方周末记者问,如果给这6个人足够高的经济待遇,他们愿不愿意回到审判一线?“或许有的人愿意吧。”陈陟云也拿不准。

2012年底,佛山中院的35名审判长正式诞生。人数比原定方案中的25名增加了10名,由中院内部选任,不像原方案设想的,由独立的选任委员会产生。财产公示也不作要求。

35人中,只有9人不是庭长、副庭长。“我跟他们都说了,不要管是不是‘长’,反正以后都要去掉。”陈陟云说。

改革之后,每个审判长带两个合议法官,组成固定的合议庭。

审监庭的陈智扬是35人之一。他告诉记者,以前当审判长,只需要对三分之一的案件负责任,其他的交给承办法官,现在的审判长需要对所有案件负责任,付出的精力和劳动量都比以前多。比如,审判长需要亲自参加所有的庭审。

“待遇跟上了吗?”南方周末记者问。“你指的是哪方面的待遇?经济和政治待遇肯定没有提高,但是在法院内部觉得有地位,毕竟以前有四十多个审判长,现在只有35个,物以稀为贵。”陈智扬说。

陈智扬承认,这种有地位的感觉是虚无的、无法量化的,走出法院,很难得到一般人的理解。“我老婆比我晚毕业7年,她现在是副科长了,按照体制内的评价,肯定比我有地位。在法院我有地位,在家里我没地位。”

陈智扬目前享受副科级公务员的待遇。在佛山,一个副科级公务员一年的薪水将近十万。“方案起草初期我研究过国外的法官制度。国外法官的薪水一般是公务员的两倍。”

作为改革方案的起草者,同时也是改革的对象,陈智扬觉得目前的改革至少达到了去行政化的目的。刑庭庭长陈湛对此有发言权:“以前我的主要工作是审批案件,现在没法审批也没有精力审批其他人的案件了。自己承办的案件,光是提审、开庭,一周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以前需要庭长张罗的大部分行政事务,现在都由审判管理部门接过去了,谈到对下一步改革的期望,陈湛说:“如果待遇能跟上那当然最好。”

一位审判长提醒南方周末记者,一定要向读者交代清楚法官是干什么的。“现在有的民众对公务员不满,再说给法官加薪,他们就更有意见了。”

没有经济和政治待遇保障的审判独立改革能走多远?吴文志的回答是:“我们自己先把审判公正做到了,这样才有底气,才有说服力。”

最高法院想得更远。“独立行使审判权,如果报告在人大那里通不过怎么办?”近日他们到佛山调研,其间有人表达了这样的疑虑。这个问题耐人寻味,不易作答。

“内部素质已经达到期望的要求。”陈陟云说,近期他会再去跟市委汇报。“有的人可能觉得我们的改革注定要失败,但我认为,这绝对是改革的方向。”

责任编辑:介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