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的就业率不仅影响到国家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宏观调控,侵害了公众的知情权,而且也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吴学安 日前,有媒体报道,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数百名毕业生在报考基层服务项目时,发现自己已经“被就业”,无法报考。事件发生后,涉事学院为报考“三支一扶”的考生更改信息,使其恢复了报考资格。甘肃省教育厅称,对这一事件中负有直接责任的知行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通报批评,对6名相关责任人分别给予行政记过和行政警告处分(7月18日《光明日报》)。 “被就业”现象的存在,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数据不准确,可能让政府部门误判形势,从而影响教育的正常发展。而毕业生“被就业”后,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优惠政策无法享受,有时还要缴纳一些莫名其妙的人事代理费用。或许,就业率高低对高校来说非常重要,来年的招生指标、学校声誉乃至财政拨款都和毕业生就业率挂钩,教育部在审核新增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时,包括审核新增学位授权点时,就业率也都是重要依据。某些高校实际就业人数可能很寒碜,所以存在虚报数字的冲动。 教育部办公厅此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再次强调各地各高校要抓紧建立健全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统计机制,以精准统计为基础,重点摸清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状况。各高校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 一边是招生大战,一边是毕业生就业率的比拼。教育一旦具有个人消费品的性质,市场化竞争就在所难免了,而市场竞争中商家惯用的虚假宣传之术,也成为一些高校招揽生源的“杀手锏”。有的毕业生不想考研也不想工作,有些因为有所专长想做个自由职业者,有的家庭经济条件好想自主创业,但老师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都会授意学生找个单位开个虚假的接收证明,也算给学校就业率增添了一个数字。还有的准备考研、有的准备出国、有的还只是以实习的名义在某单位无偿劳动的学生,也都在校方的要求下,通过各种途径与挂靠单位签订虚假的劳动就业合同,而学校统统将其计算在就业率内。 应该说,教育行政部门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本意是好的,目的是为了让各家高校所设的专业更接近市场需求。但令人遗憾的是,一些高校将就业率当成了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可以说,将招生与就业率挂钩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走了样,有悖于政策设计者的初衷。如几年前高校扩招时,没有考虑到现在就业市场能不能接纳这么多毕业生,在无法解决这个难题时,有的高校围绕就业率大做文章,在各种利益驱动下,必然会出现注水的就业率。而虚假的就业率不仅影响到国家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宏观调控,侵害了公众的知情权,而且也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败坏了社会风气,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大公害。 注水的就业率,其实并无多大实际意义。要知道,这种弄虚作假的做法,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它助长浮亏虚报之风,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行其道。某些高校在就业率上瞒天过海的做法,不仅让自身的诚信大打折扣,而且难以让学生以健康的心态走向社会;另一方面,此类纸上谈兵的就业率,不仅掩盖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真实性,侵害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而且也影响到教育行政部门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无疑给上级机关决策带来不可回避的负面影响。有鉴于此,有必要制定出更为适当的就业率评估体系,真实地反映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率的含金量。如此,才能真实地反映出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高校的教学质量,实实在在地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