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各类突发事件及事件带来的舆情汹涌,政府应该怎么办?是置之不理、听之任之,还是深入研判、积极应对? 日前,在杭州武林广场南公交站旁,一位女孩为了给患白血病的姐姐募捐,摆摊充当“人肉靶子”,让路人用弓箭射自己,射一箭收10元钱。这一极端的筹款方式经报道后,一时间,很多声音指向了政府相关部门。 面对汹汹舆情,有相关责任的浙江省人社厅赶紧调查。发现当事人不是浙江户籍,也没有在浙江参保。“既然和咱们无关,就别回应了,免得惹火烧身。”有人这么说。 当地决定,不这么办。 浙江省慈善总会行动起来,腾讯公益及网友也纷纷进行爱心捐款,目前,35万元捐款已经足够骨髓移植的手术费用。 人社厅决定以此事为契机,解疑释惑。“如果浙江的老百姓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办?”医保处、医保中心等处室认真准备,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事件原委。同时以该事件为例,宣传解读该省参保人员患白血病等重特大疾病后的医疗保障政策。 从收到的反馈来看,此次政府及时回应舆情、适时引导舆论的传播效果很好。 这件事是一次很好的提示。面对各类突发事件及事件带来的舆情汹涌,政府应该怎么办?是置之不理、听之任之,还是深入研判、积极应对? 首先要回应好具体问题。舆论发生时,作为负有责任的部门,任凭舆情发酵而不管,如同见火起而不救。等到各种小道消息、“另类”解读满天飞,那时候处理难度大大增加,社会成本也会居高不下。最好的方法,当然是不推、不逃、不躲,直面问题,促进解决。 其次,还应该顺势再当好“宣传员”。经过研判,抓住舆情折射的普遍性问题,以一种敢担当、肯负责的精神和积极的主动的姿态回应社会深层关切。这样,有助于化解群众的情绪;此时,再解答百姓的疑惑,顺势介绍与之相关的政策和举措,便能取得好效果。 总之,用为民之心、担当精神提升新闻舆论的引导力,是现代政府的必修课,应该修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