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要求救护车打表计费,且明晰了收费标准,无疑是促使救护车回归公益属性的重要举措。 5月1日起,北京市救护车将统一收费标准,计价方式由“车辆往返全程计价”改为“按实际载客里程计价”,所有救护车必须安装计价器且打表计费,3公里以内(含)50元,3公里以上每公里7元,不足1公里按1公里计算。这意味着,过去救护车的“返程费”“空驶费”将被取消(4月14日《北京青年报》)。 这是北京首次统一急救车费用标准,而且从“往返全程计价”转变为“按实际载客里程计价”,不再有返程费与空驶费,力度无疑比较大,即便放在全国来看,也比较少见。院前医疗急救,是与死神赛跑、抢救生命的服务,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的是老百姓的基本生命健康权,因此要千方百计地采取措施,保证院前急救的公益性质更好得到彰显。 然而揆诸现实,急救车的收费不仅难以体现公益属性,而且反成一种漫天要价的暴利收费,闹出不少“天价急救”的极端案例。比如今年2月,山东泰安市民王女士的父亲因消化系统出血,需转院到济南接受治疗,80公里路程,一家医院的救护车居然要价3600元!在以往,甚至个别救护人员担心患者家属到了医院不肯付钱,要求必须先给钱再拉人,从而延误病人最佳抢救时机。 可见,不规范的急救服务即使在人命关天之时,也是在狠狠地宰人。农村群众有句戏言“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就是对此的写照。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除医院及救护人员利欲熏心外,还缘于院前急救收费标准不统一。因为收费标准不统一,救护人员就可“携患者以令家属”,急救车辆本身就是一种稀有资源,何况在危在旦夕的生命面前,金钱肯定如浮云。正因收费标准不统一,被救护车“趁病打劫”,病患几乎无法申诉与维权。 如今,北京要求救护车打表计费,且明晰了收费标准,无疑是促使救护车回归公益属性的重要举措,也给社会公众提供了监督院前急救、减少“天价救护”、进行正当维权的依据。期待其他还没有规范院前急救的地方,也尽快打破急救可以“议价”“索价”的做法,使之透明规范、公正合理。国家相关部门也可打破地域限制,制定一个相对统一的条条框框,价格不必统一,但标准、定位应统一,如哪些急救项目可以收费、按什么标准来收费。 救护车收费制度改革在给公众以公平之时,也要给急救车减负。在取消救护车返程费、空驶费后,政府应加大补贴力度,免得因返程空驶成本加大,导致急救车“急”不起来,还应取消救护车的过路过桥费。毕竟院前急救是由政府主办的公益性事业,属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不是可等、可商量、可选择的。当然,对救护车加强监管,严惩违规违法行为,才能使打表计费最终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