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校车当然要逐步取缔,但取缔只能算整治校车的第一步。如果不能出台综合措施解决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即便非法校车绝迹,也会有同样不合资质的社会车辆进入。 由于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大量农村中小学被裁撤,家校之间距离增大,因此,校车行业出现了泥沙俱下的乱象。近日,教育部专项督导显示:“当前少数校车逾期未报废或逾期未安检,‘黑校车’和农用车辆接送农村中小学生、幼儿上下学问题仍然突出,涉校涉生车辆安全运行隐患较大……将坚决取缔非法校车接送学生和幼儿。” 取缔非法校车的初衷当然是为了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但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如果没有得力的配套措施,单纯采用这种取缔手段并不一定能够降低事故率:非法校车取缔之后,风险变得分散了,媒体也不会集中报道了,但并不意味着上下学的安全隐患消失,在没有正规校车的情况下,离家较远的学生只能由家长接送,或者一块“拼车”,危险系数不降反升。 非法校车当然要逐步取缔,但取缔只能算整治校车的第一步。如果不能出台综合措施解决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即便非法校车绝迹,也会有同样不合资质的社会车辆进入。要从源头解决问题,还应该考虑到非法校车大批出现的原因——大家都知道非法校车存在危险,一旦出了事故学校将负最直接的责任,但为什么校方还要允许它们的存在?因为非法校车运营成本最低,如果购置和经营正规校车,对农村学校来说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况且学生家庭经济水平也各不相同,难以分摊费用。 要真正保障学生上下学安全,重点在于改变校车经营模式。中国各地校车经营方式大致有四种:学校自营、营利性组织自主经营(无补贴)、营利性组织政府补贴经营、政府购车学校经营。其中,占比较大的前两者没有实力或动力投入足够资金进行校车经营,这也是校车行业良莠不齐的本根原因。因此,要解决校车困局,重点是改变目前的校车经营模式,增加后两种经营模式在校车行业所占比例。 由于校车行业的低营利性和高风险性,诸多符合资质的社会企业不愿参与其中,将校车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是必然的选择——由当地政府委托具备资质的企业提供校车服务,政府从资金、政策方面进行扶持,例如给予相关企业燃油补贴、购车贷款贴息等,同时家长和学校也可以分担部分资金。 解决非法校车的策略要适时、适地,留有缓冲期。由于经济水平限制,将非法校车短时间内全部替换为正规校车不太现实。因此,可以对逐步规范现有校车,比如加装安全带和防撞措施,严禁酒驾,然后逐步替换下不合格校车。对校车的标准来说,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财政收入不一,对于一些西部省份来说,欧美式的“大鼻子”校车标准过高,当地财力无法承受。建议各省分别向社会广泛调研,制定符合各自省情的校车标准,然后落地施行。 只有统筹政府、社会、家庭力量,才能够汇聚足够多的资源,校车标准才能够真正提高,否则,对待非法校车,只能是“何不食肉糜”的诘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