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社会经纬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成功不是超常态 人生是场马拉松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徐杨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4-11
摘要:在社会开放带来的教育观念革新之下,神童的传奇已经比从前更少耳闻。但每一个以“泯然众人”结局的故事,都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小魏,《广州日报》4月8日一篇报道的主人公,就曾是这样的神童——4岁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

  在社会开放带来的教育观念革新之下,神童的传奇已经比从前更少耳闻。但每一个以“泯然众人”结局的故事,都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小魏,《广州日报》4月8日一篇报道的主人公,就曾是这样的神童——4岁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之后,他的人生出现了拐点,在2003年被学校劝退,经历了数次离家出走和求职失败,最终回归普通人结婚生子的生活。

  他的母亲是这个故事里的另一位主人公,有着坚定的意念和强大的痛苦耐受性。报道里,她自述,家里任何事情都不让儿子插手,“每天早晨连牙膏都要挤好,给儿子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在小魏读高中的时候,母亲还亲自给他喂饭;在他读大学的时候,她靠着在大学里找的勤杂工工作一直陪读。她以“伟大的母爱”一路呵护着神童儿子,结局是“我真的太对不起他了”的痛悔。

  儿子和母亲的行为方式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教育悲剧。在这当中,“神童”二字被当作一种智商评价和赢在起跑线上的幸运,其隐含的信息却被选择性忽略了:它是一个单向度的评价模式,它代表了一个人格未完成的状态。而成功家庭教育的功能,正是要避免一个人成长的狭隘化和人格的不成熟。

  相信每一个完整经历过现有教育程序的人都有同感,我们最初关于成功的概念大多是由考试定义的,少年时代“自我成就”的诉求也是指向与考试相关的一整套评价系统。由于公平性和单纯性,考试系统教会了每个少年“爱拼才会赢”“有付出就会有回报”的简单逻辑,而这种直线因果在以后的生活中就不再那么适用了。相反,每个走向社会生活的人,都要适应成功标准从单向度向多向度的转变,接受更复杂多样化的衡量角度,并历练出驾驭多面化生活的能力。新闻中的神童,往往是在这关键的接榫处暴露出了软肋,因此再也长不大了。

  笔者并无意苛责小魏和她的母亲,这些艰难的人生经历让人叹息又遗憾。在先赋性因素(如家庭背景、代际积累)一定的前提下,通过教育功能最大化而找到进入精英层的路径,也是每个孩子有限的选择。因此,即使没有“神童”孩子的母亲们,也常常怀着一种神童逻辑,她们相信单一的、强化的训练可以让孩子先人一步,却没看到父母的独立人格、事业、审美和生活姿态有先于一切建制教育的重要性;她们相信一切以孩子为先、把孩子的教育提升到改变家庭命运的高度,才能迅速通向成功,却不相信人最大的成功正是对健康日常生活的理解和驾驭;她们认为社会“大趋势如此”,却不愿相信在任何时代背景下,家庭教育都有着比想象要大的选择、矫正和治愈能力。

  小魏已经娶妻生子,他的母亲也开始承担奶奶的角色。在为之前的超速抢跑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之后,他们正在找回常态生活。祝福他们,也希望他们的经历能再一次强调一下那些本该是常识的教育理念:成功不是超常状态,正常才是成功;人生不是百米赛跑,而是一场马拉松。

责任编辑:徐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