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全国多地受雾霾侵袭,秸秆焚烧也再度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与此同时,一些地方花样繁多、含有恐吓意味的禁烧标语也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 “哪家地里冒烟 公安把你收监”“焚烧秸秆时 就是坐牢日”“上午烧秸秆 下午就拘留”,在乡村道路两旁、田间地头,类似的标语随处可见。一些基层干部是“蛮拼”的,绞尽脑汁、严把韵脚,就为朗朗上口、简单易懂又回味无穷,潜移默化中宣导理念、增加警醒。 秸秆禁烧工作已开展多年,但收效甚微,为人诟病。高压政策层层传导、农民反对不曾消减,基层干部有苦难言。情难之际,“特殊”办法、“非常”手段层出不穷,“恐吓”标语也随之而生。 其实,类似恐吓并非首创,计划生育工作中也曾屡见不鲜。“该扎不扎,房倒屋塌;该流不流,扒房牵牛”。哭笑不得之外,细想起来也让人不寒而栗。在推动工作的关键时期,万不该让这些标语伤害群众感情,加剧对立情绪。 有人说,基层工作得接地气,必须深入浅出,标语、口号略带夸张修辞,无伤大雅,且是为工作出发,更无需较真。但伤害群众的事无小事,对标语及其恶劣影响的批判也并非吹毛求疵。 无论哪项工作,也无论负有多么重要的使命,只要失去群众的支持,就必定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河南一农业大县,今年秋季秸秆禁烧工作,先后拘留了100多人,罚款、训诫数百人。但结果是群众对抗不断升级,冲突此起彼伏,最终该县禁烧工作举步维艰,因效果不佳也被屡屡点名批评。 秸秆禁烧,非一句标语所能及。秸秆成为“垃圾”,“一烧了之”既省时省力也干净整洁、提升肥力,而摒弃焚烧,其他的替代“出路”只是“表面乐观”。在农村劳力缺乏、粮食价格下跌的现实中,让农民再额外花钱费力去履行环保责任,确实难以实现。 当下,为政者需从实际出发,从广大农民的心声出发,在困境中重新审视,在经济和社会效益中寻找平衡,探索合法合情又合理的解决之道,而莫以“恐吓”之势盲目行事。如此行事,不仅难成事,反而会坏事。 摘编自新华社10月23日电文/付昊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