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银平 有报道称,支付宝目前已上线一款针对好心扶老人反被讹的险种——扶老人险,保费3元,保期一年,用户最高可获得2万元的法律诉讼费用赔偿。据称,该保险上线3天时间已经有2.6万人参与投保,都是个人客户。 乍一看到这个新闻,我感到了森森寒意。为自己买“扶老人险”?这是对人心、对制度甚至对法律的不信任,不相信人心向善、好人有好报,不相信制度会保障行善者权益,甚至不相信法律一定会还自己清白。但细思之下,又感到了一股暖意。 中国有句古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扶老人被讹”呢?种瓜得蒺藜。这个蒺藜,不但刺在人身,更刺在人心。如若不拔出这颗蒺藜,有一天,或许会成为恶瘤甚至会爆裂。 有人说,既然不想蒺藜刺身、刺心,选择远远躲开总可以吧。的确,很多人现在就是这么做的,“老人摔倒无人扶”的新闻我们看到的也不少了。以“良心的缺席”躲过了“可能的被讹诈”,很多人心中或许还会有一丝侥幸,好险,躲过一劫啊。可是,悖论来了:如果摔倒的是你的家人呢,你希不希望有人在危急时刻扶一把?如果有一天是垂垂老矣的你躺在地上,你是否希望有人扶你一把?应该是希望的吧。那么,推己及人,我们该怎么办? 当然是扶起来呀!只是,话可以说得慷慨激昂,真要在遇到老人摔倒时没有一刻迟疑地冲上去扶起来,并不容易。鲁迅先生曾深刻描写过“看客”,事不关己时,看客们围观、议论却不伸手。今时今日,“看客”依旧存在,虽然不能与鲁迅笔下的同日而语,但心态上或有相通之处。 我们当然希望找到一条从根本上解决“扶老人被讹”问题的路径,希望能有一套完备的体制、机制,为人们的善心保驾护航,但规章制度或者法律条文的出台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调研、论证和完善的过程。况且,道德与法律之间,有时候很难做到泾渭分明。我们当然也不能指望一个商业保险就能破解“扶老”困局。但与其吵闹空谈,不如先从能做的做起来。 我以为,“扶老人险”是试图寻求解决问题之道的有益探索与尝试,即使商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商业利益,我还是举双手支持。相对于呼吁人性的善,相对于呼唤被帮扶者的善,相对于有目击者和摄像头来还原真相的侥幸,这份“扶老人险”来得更实在一些。即便它在现实中发挥作用的机率很低,也会对人们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作用。有了这份保险,很多人在伸手时就少了一份担心,在帮人后多了一份安心。 善良,需要保护;道德,更需加持。如果能为善良加一个保险阀,有何不可?如果能为人性向善加一点助推剂,何乐不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