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无车日”的杭州,上午的街景可以这样描述:早高峰提早拥堵,公交、地铁比平常更堵,电动车自行车出行比平时更多;8时30分后,管制区成为公交车、出租车的天下,马路空得像春节期间。虽然马路空旷的场景让人赏心悦目,但是对很多上班族来说,“无车日”的通勤是令人烦恼的事情,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9月23日《今日早报》) 在空气质量不甚理想、雾霾天数不断增多的大背景下,“无车日”活动的存在,以及其背后所宣扬的绿色低碳理念,无疑是恰逢其时的,初衷也值得肯定。而每年,不少地方也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宣传“无车日”的相关理念,并对市民提出种种要求,甚至一些领导干部自己,也会在这一天远离公务车,坐上公交车……而市民,也从一开始的新鲜感到如今的习以为常,因为每一年的“无车日”,其剧本似乎都是一样的。 本来,“无车日”的理念很好,但现在,“无车日”被一些人玩坏了。比如这次,杭州的“无车日”,一边是市民挤不上公交车,另一边则是马路空得像春节。这样强烈的对比,意味着“无车日”其实已经走入另一个极端了。而这样的“无车日”带给市民的,也不是生活的便利、绿色低碳理念的普及,而是折腾与头大。可以说,越来越多的“无车日”活动,也越来越像一场场的“集体路演节目”。 众所周知,对“无车日”而言,工夫在“无车日”之外。若想让市民感受到无车日带来的通畅,不是有关部门一个要求、一个决策、一个口号便能办到的,而需要切实的行动。在“无车日”这一天倡导绿色环保很容易,但还远远不够。遗憾的是,如今除了“无车日”这一天,很多领导干部在其他时间,似乎很少有类似的倡导。这样的现实,意味着“无车日”背离了其最起码的初衷,甚至离绿色环保的理念也是渐行渐远。 当然,杭州“无车日”变成“挤人日”也间接说明,当前一些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还无法满足市民绿色出行的需求。而杭州这样的尴尬,也必然不是一地的风景,更可能是我国各大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这就是说,对于政府部门而言,还应继续加大对公交和地铁的发展力度,同时加强对绿色环保理念的宣扬。当市民无论是在“有车日”还是“无车日”,都能凭公共交通更加方便、舒适、快捷地出行时,他们才会松开方向盘。 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车日”存在的价值,不是让大街上没有私家车,也不是让市民“挤成一张画”,而是对政府部门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的一种呐喊与呼吁。根据计算,开展无车日一天,全国可节省燃油3300万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约3000吨,并有数百人免受交通事故伤害,但要确保这样的“善果”,仍需从完善公共交通体系做起。不然,“无车日”便只会沦为年复一年的表演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