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天津市环保部门获悉,天津港“8·12”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废弃物处置和场地修复工作正在科学有序推进,核心区大水坑内的污水预计将在23日清理完毕。同时,相关部门采取多项有力措施防止污染扩散,确保环境安全。
据介绍,在事故现场处置工作中,依据八类废弃物不同的性质、特点,相关部门分别采用五种方式方法进行安全处置,确保不留任何环境安全隐患、不发生二次污染。废弃物处置和场地修复区域总计57万平方米。 天津市环保局副巡视员吴光亮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于事故核心区大水坑污染物的问题,目前仍在全力抽取水坑内的污水,然后把污水拉到外围,用专业的破氰装置除掉污染物,预计23日就可以清理完毕。 在污染防控方面,则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一是加大环境质量监测。在事故区周边1-3公里范围内设置空气、地表水、土壤等监测点,持续观测、每日公布,确保居民生活环境安全。截至目前,监测数据显示由爆炸引起的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二是快速处置含氰废水。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对事故区域的地下管网、明渠实施封堵,设置移动破氰设施,对含氰废水进行处置,目前设施出水水质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 三是高效修复受污染场地。由中国环科院、高校土壤修复领域专家组成现场处置专家组,科学开展事故区域遗留废物及污染场地清理处置工作。同时,加强事故区地下水观测。每日持续对事故区地下水进行观测,截至目前未发现地下水污染。 与此同时,由爆炸造成的市容环境破坏也在有序恢复。相关部门一方面对事故现场1.5公里范围内道路和医院门前进行重点保洁,及时清理碎玻璃、爆炸散落物、砖头石子等杂物,目前已全部清理完毕,进入正常保洁阶段;另一方面对事故受损社区及垃圾临时存放点实施灭蚊、灭蝇和消毒作业,对生活垃圾和冰箱残留物等废弃物进行清理。此外,爆炸核心区周边区域绿化建设也已启动,预计将于一周内完工。(记者付光宇、刘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