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社会经纬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尊师之礼在心不在物

来源: 经济日报 作者:徐杨 人气: 发布时间:2015-09-09
摘要:教师节即将到来。以往此时,很多家长会考虑要不要给老师送点礼物。其实,对于广大教师而言,要不要收礼也是一种煎熬。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教师节里,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尊重,表达对教师悉心培养、辛勤工作的感谢,既是一种真诚的慰问

  教师节即将到来。以往此时,很多家长会考虑要不要给老师送点礼物。其实,对于广大教师而言,要不要收礼也是一种煎熬。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教师节里,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尊重,表达对教师悉心培养、辛勤工作的感谢,既是一种真诚的慰问,也是尊师重教的体现。但是,如果尊师只是表现为送礼,且所送物品价值过高,夹杂着想获得教师额外照顾之目的,无疑就超出了正常人情交往的界限。这不仅会玷污纯洁的师生关系,还会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必须坚决抵制。

  教师要把握好收“礼”的底线。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身教重于言教,不能以社会风气为借口,降低了对自己道德、行为的要求。教师节里,老师和家长都要教育孩子们,尊师,并不在节礼轻重,而在心意多少。一条微信、一个拥抱、一朵小花……都会让老师感动。

  此外,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和学校、家长、媒体等各界构筑师德监管网,监督教师自觉拒收学生和家长的礼品礼金。同时,还要加强执法,将“节日期间收受学生家长礼物”作为触犯师德红线的问题来处理,把师德“一票否决”举措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徐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