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社会经纬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中国游客大闹曼谷机场或存误会 并非因航班延误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编辑:段红彪】
< 人气: 发布时间:2015-09-08
摘要:“中国游客大闹曼谷机

  “中国游客大闹曼谷机场”的新闻这两天被国内外不少媒体和网站报道,引发网友热议。涉事中国游客备受质疑,被指责“丢了国人的脸”。那么,事情的起因到底是不是传说中的“因不满航班延误而闹事”?对游客、旅行社等方面而言,这次风波带来哪些教训?记者7日连线事件亲历者和新华社驻泰国记者,为你解读。

  缘于航班延误,还是沟通不畅?

  来自重庆的王女士是这次事件发生后遭航班拒绝登机的33名中国乘客之一。按照她的说法,她与其他游客不满的起因“并不是航班延误”。

  据王女士回忆,航班原定4日下午5:40起飞,但先后两次通知推迟起飞时间。第一次通知航班延误到晚上8时,此时乘客已经在机场等了五六个小时,但“情绪平静,只是抱怨运气不好”。

  当晚7:30左右,航班将继续延误到次日凌晨的消息传来后,在场乘客开始询问机场工作人员,对方以中文回答“听不懂”“不知道”。

  王女士说,这时大家“还没有情绪激动”,事情的转折点发生于乘客同意按照航空公司安排前往酒店休息后:由于乘客已经办理登机手续,离开机场需要上交护照。旅游团领队应机场方面要求逐一收集乘客护照,机场工作人员随后把护照“装箱并贴上封条”。

  王女士等部分乘客认为,身在国外,护照是重要的身份证明,而机场工作人员收存护照的做法让他们感到不安。

  按照王女士的说法,机场工作人员没有就此作出解释,旅游团领队也以“不会英文和泰文”为由,没有与机场方面有效沟通。

  据新华社驻曼谷记者杨云燕了解,泰国当地媒体的报道与王女士的说法基本一致,即在收取护照后,部分游客拒绝前往酒店休息。

  据泰中旅游同业商会理事长吴明煬介绍,中国赴泰旅游团一般会配一名中国随团领队,在泰国境内时由一名当地导游接待。由于事发在游客准备登机回国时,游客已经出关,当地导游接待工作已经结束,每个团由各自领队负责。

  杨云燕说,按照亲历者和泰国媒体描述的事情经过,随团领队当时应该是配合机场工作人员做了一定沟通工作,但可能没有完全控制住局面。

  不合理索赔,还是“断章取义”?

  网上流传的关于此事的一段视频中,部分乘客向机场和航空公司提出“公开道歉”、“赔偿1000元”等要求。其中,为航班延误索赔的合理性受到网友质疑。就此,杨云燕向中国驻泰国大使馆了解了相关情况。

  据她了解,国际航班延误赔偿标准依照《蒙特利尔公约》来确定。但在具体实施层面,各航空公司有各自补偿标准。

责任编辑: 【编辑:段红彪】
<

频道精选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