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社会经纬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河北被拐女教师遭村民指责:揭贫穷伤疤败坏名声

来源:新京报 作者: 【编辑:吉翔】
发布时间:2015-08-01
摘要:郜艳敏:希望生活彻底恢复平静 被拐女成为女教师,称追责太晚,不愿伤害身边人;难忘车站被拐,坚持去车站接女儿回家 乡村女教师郜艳敏已经三天没敢出家门了,她听说村里的人三五一群站在路边,又开始议论她了。 21年前,18岁的她在石家庄火车站被人贩子拐

  郜艳敏:希望生活彻底恢复平静

  被拐女成为女教师,称追责太晚,不愿伤害身边人;难忘车站被拐,坚持去车站接女儿回家

  乡村女教师郜艳敏已经三天没敢出家门了,她听说村里的人三五一群站在路边,又开始议论她了。

  21年前,18岁的她在石家庄火车站被人贩子拐卖到曲阳下岸村。被无奈地禁锢于贫瘠山村后,郜艳敏却把全部心思都扑在20多个幼儿园和一年级的孩子身上。

  2006年前后,郜艳敏的故事被许多国内外媒体报道。一时间,郜艳敏、她的家人、她所在的下岸村乃至曲阳县都陷入了舆论的漩涡。

  今年7月28日,一篇名为《最美乡村教师候选郜艳敏:被拐女成为山村女教师》的旧文被网友翻出,郜艳敏再次成为舆论热点。

  面对一拨拨赶来的记者,郜艳敏一度选择了拒绝。她有了更多的顾虑,她怕家人被追究责任,怕儿女受到伤害。7月30日,河北曲阳县委宣传部发布一份签名信。信中,郜艳敏明确表示谢绝媒体采访:“想要平静的生活,希望家人不受到伤害。”

  一些村民也对到来的记者充满敌意。有村民责备郜艳敏的高调揭露了村子贫穷和买媳妇的伤疤,败坏了村子的名声。他们还把村里男人说不上媳妇归咎于她。他们质问记者:村里还有60多个光棍,你们给办办?

  而在网络上,不乏网友指责郜艳敏的退缩。

  尽管曾拒绝采访,但听到记者带来的外界的信息,郜艳敏坐在炕沿上,再也无法抑制委屈,哭诉了起来。

  “回不到21年前”

  新京报:什么时候知道你以前的报道再次被网友翻出来的?

  郜艳敏:7月29日下午一点多,有媒体给我打电话,要采访我,说以前一篇关于我的报道被翻出来,引起很多讨论。我平时不上网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当天下午县公安局刑警又到我家调查当年的事情,直到晚上九点多才走。后来政府的人也找过来,媒体也找过来。我这才感觉到事情又像九年前一样,闹大了。

  新京报:曲阳县警方调查什么内容?

  郜艳敏:他们询问我当年被拐卖的整个过程。因为当时是我公公把我买回来的,也询问了他。

  新京报:你对警方的调查是什么态度?

  郜艳敏:我已经不想再去提当年的这些事情了。以前从来没有公安的人来调查,都过去那么久了,他们现在来调查,对我已经没任何用了。

  当年我是求着公公把我买回来的,因为实在受不了人贩子的折磨。现在我不想伤害身边的人,公公都80多岁了,身体不好,这次受到惊吓一下子就病倒了,他人很老实,不要再为难他了。

  新京报:但拐卖和收买妇女,都是要负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 【编辑:吉翔】

频道精选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