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社会经纬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婴儿急救面临车荒医荒 普通救护车只能初步急救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编辑:王硕】
发布时间:2015-07-27
摘要:转运车辆数量不足 儿科医生缺口不小 婴儿急救,车荒背后是医荒 日前,一则关于救护车拒载新生儿的报道引发关注,经记者调查后并不属实。但新生儿急救转运系统的确存在一定的问题:专业车辆数量不足,普通救助车仅能完成初步急救。 更为重要的是,新生儿转

  转运车辆数量不足 儿科医生缺口不小

  婴儿急救,车荒背后是医荒

  日前,一则关于救护车拒载新生儿的报道引发关注,经记者调查后并不属实。但新生儿急救转运系统的确存在一定的问题:专业车辆数量不足,普通救助车仅能完成初步急救。

  更为重要的是,新生儿转运需要专业医生跟车参与,但目前儿科医生缺口大,亟须从政策上加强对儿科等科室的投入和支持,从职称、待遇上给予倾斜,进一步稳定和壮大儿科医生队伍。

  婴儿急救需专门车辆设备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江苏苏州一位刚出生31天的女婴因呛奶造成窒息,家属打了120急救电话,但救护车不愿意接送孩子去手术医院。

  苏州市急救中心主任杨齐英向记者介绍,救护车没有拒载婴儿,但当天遇到了一个特殊情况,即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一辆新生儿转运车当时正好在外面接送患者,120的监护型救护车还需要准备一些针对新生儿的基本救护设备,因此花了一些时间进行协调。

  “来的救护车上没有救护婴儿的条件,经过协商,最后派了医院的儿科医生抱着氧气设备跟车把我们送到医院。”拨打120电话的婴儿亲属说,救护车很快到了现场,来后并没有掉头离开,但确实犯了难。

  新生儿转运救护车是新生儿转运系统中的一环。在江苏,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市急救中心配备了专业新生儿转运车,一般而言,车内包括针对新生儿的转运暖箱、监护仪、呼吸机、抢救包等设备。

  但记者从多地了解到,目前新生儿转运车原则上都是医院和医院之间的转运,基本不接受家属个人通过120急救电话预约。这是为什么呢?

  杨齐英介绍,目前,苏州市仅苏大附儿院和市立医院本部两家医院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这两家医院几年前各配备了一辆新生儿转运车,但用之前都需要和医生沟通了解病情,依照情况做好准备工作再前往接患儿。

  “这一过程需要时间,也需要专业评估以及按规定的程序,目前主要用于医院与医院之间新生儿转运。120如果接到患儿家属从家中打来的电话,会第一时间调派就近的急救分站,急救分站接到出车指令会在两分钟以内出车,随车有急救医生、护士、驾驶员、担架员各一名。”杨齐英告诉记者。

  普通救护车只能初步急救

  业内人士坦言,一般新生儿需要转运的都是在一个月内出生的极低体重儿、早产儿或者评分不高的婴儿,如果耗时较长,家长无暇等待,也容易产生一系列纠纷和冲突。120在没有新生儿暖箱情况下,就采用护士包裹好怀抱的形式,通过口对口或面罩按压等方式给氧。

  新生儿转运车在全国层面数量总体不足,部分省份只有一台,有的一线城市也寥寥无几。在江苏,南京也不过才几台。那么,监护型救护车接送新生儿是否可行呢?

  “随车医生都是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执业医师,且经过了急救培训。”杨齐英介绍,目前120接到电话后,从家里到医院这段路,出动的都是120的监护型救护车,至少在时间上是有保证的。

  南京市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缪红军认为,从家到医院这段路,主要是进行心肺功能的复苏,更需要在黄金时间快速平稳地运送,而经过基本培训的120医护人员加上基本救护设备,一般情况下问题不大,同时在院前运送的短时间内往往还涉及不到一些较为高级的设备;而启动新生儿转运车,需要时间进行评估和准备,目前一般由医院之间提供有针对性的救护设施措施等。

  南京市急救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表达了他的担忧:“120调救护车,确实是就近,但万一路上堵车,再加上各地急救中心一般都没有专门的儿科医护人员,也没有针对新生儿的救护设备,出了意外怎么办?如果有可能的话,从家到医院这段路也还是应该有新生儿转运车来运转。”

  “真正好的院前急救确实需要覆盖到整个人群,包括新生儿。”南京市儿童医院新生儿急救中心主任周晓光告诉记者,在实际操作中,一方面,需要转院的危重新生儿基本都是在医院中,从家里到医院的案例较为少见;另一方面,120救护车做一些初步急救是没有问题的。

  目前南京共有5家三甲或专业医院有新生儿转运车,但还没有纳入120急救体系。下一步,南京将会把这些新生儿转运车纳入全市统一的急救系统,由120协调调拨。

  新生儿转运需专业医生参与,但儿科医生缺口大

  缪红军介绍,新生儿转运与成年人甚至儿童都不同,转运时最重要的是维持呼吸和循环系统,需要有专业的医生跟车参与。但要实现这一点,即使是专业性的儿童医院也较为困难。

  “和缺车相比,更关键的是缺人。缺儿科医生,是新生儿转运车背后的最大问题。”杨齐英坦言。

  记者从昆山急救中心了解到,去年下半年该中心投入70多万元配备的一辆转运车至今只用过两次。“我们急救中心没有专业的儿科医生和护士,就是想送去医院供他们使用,但对方医院也都是患多医少,基本来回一趟就是大半天,耽误了医生们许多工夫。”该中心相关人士坦言,由于医院并不“领情”,这套新生儿转运设备利用率很低。

  南京市一家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林(化名)介绍,儿科、急诊科、内科、外科、妇科,在一些地方的医院被称为“四大皆空”,就是说这些科室招不到、留不住人。不仅儿科属于工作辛苦、风险较大的科室,急诊科也是由于同样的原因而长期缺人、时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很多医院都规定各科室工作满3年的执业医师要到急诊科室轮转、固定排班,包括随急救车接送。因此,在120调派的接送新生儿救护车上,理论上什么科室的医生都会出现。

  前一轮医改中,一些大型综合性医院砍掉了儿科,但即使在专业性医院,人手也很紧缺。目前我国至少还缺20余万儿科医师。缪红军和张林坦言,自己医院前几年也闹过“医荒”,通过多年招人才有所好转,儿科医生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要在繁忙的科室工作中再安排一个机动值班的组合,每次出去接送转运花费几个小时,确实很难实现。

  采访中,一些一线工作人员坦言,新生儿转运车造价多在100万元以上,是普通救护车的两三倍,如果不是大规模的专业性医院,确实没必要每个医院都配备一台,可在一个区域中心的专业性医院配备一辆,由政府统筹兼顾。但更为要紧的是,从政策上加强对儿科等科室的投入和支持,从职称、待遇上给予倾斜,进一步稳定和壮大这支队伍。

责任编辑: 【编辑:王硕】

频道精选

最火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