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好不好,要看受众的需求有没有得到满足。在出台之前的调研阶段,就要把受众的胃口摸清。 盲道变成滑梯?! 某地图书馆在楼梯上搭个木板,贴上“盲人通道”字样,就成了残疾人通道。可是接近45度的斜度,正常人都站不稳。 有网友吐槽,人家原本只是眼睛看不见,来一趟腿也不好使了。 这种奇葩的盲道,并不孤单,这些年屡见报端。曾有一城市铺建盲道,“百米的距离就有35处直角转弯”,市民调侃“这修的不是盲道,是艺术品”。更别说各种断头的、直奔电线杆而去的盲道,平日生活并不少见。 不能帮“盲”的盲道,要它作甚?这样的盲道,是怎么出现在城市大街小巷之中的?据媒体报道,建“滑梯盲道”的单位坦承,如此修建残疾人通道,其实就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做做样子。 这样的坦承很明白,当初建设时就没有从盲人的需求来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建设之初就没有问需于民,而是拍脑袋不务实,不考虑真正有需求者的诉求。供给不是为了需求,而是仅仅为了“有了”,只是为“残疾人通道建成率”之类的纸面数据,只是为了到年底写总结时能捧出一大摞“政绩”。 基于这样的“盲道思维”,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提供公共服务时,两眼一抹黑,想当然地干,以至于出现滑梯盲道,也就不足为奇了。 更进一步说,这除了反映出城市公共管理上的低效、浪费,也折射出脱离群众的不良作风、不接地气的工作方式。要想杜绝这种思维,只需要问一句:“修盲道是打算给谁用啊?”用为民的导向指挥棒扳正扭曲的政绩观。 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公共政策的好坏,要看受众的需求有没有得到满足。在出台之前的调研阶段,就要把受众的胃口摸清。比如,盲人作为盲道的使用者,无论是建设,还是监管,都要给他们主张权益的机会,都要采纳他们的意见。否则,很容易就会把“民心工程”做成“民怨工程”。与其之后再费力收拾烂摊子,不如一张蓝图绘到底,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