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潇
7月2日,义乌机场国内航班到达厅上演了一幕“浪漫”求婚现场,引来了众人围观祝福。但因这次求婚的策划公司擅自使用场地,影响了机场的正常秩序,导致事后策划者和求婚者都被民警带走,并受到批评教育。(7月3日《钱江晚报》) 对于新闻中的策划者和主角,与其说这是“浪漫求婚”,不如说是“任性求婚”。恋爱本无罪,想要为爱人制造惊喜也无可厚非。然而,在安保措施严密的机场擅自策划私人活动却实属任性之举:它在性质上是属于违反法律法规、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在动机上则是由于“利己主义”导致的公共素养缺失,从而将私人需求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的行为。 笔者认为,新闻中的主角和策划者是“无知无畏”的。“穿起卡通外套跳舞、放音乐、影响到旅客”可见其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以及对于这种看似浪漫的行为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的毫无意识,可谓是“无知”;作为一群成年人,在明知机场不允许借用场地举行婚礼的前提下依然我行我素,这种“任性”背后埋藏的是责任意识的极度缺乏,可谓是“无畏”。 据了解,《民用航空运输机场航空安全保卫规则》中对于“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安保措施有明确规定:“确保疏散通道的安全出口的数量、疏散宽度和距离,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技术标准和消防技术专家评审意见。禁止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和楼梯间,安全出口间距不得小于5m。” 试想如果当时机场突发意外情况,需要紧急疏散旅客,那么这样的“浪漫”将要用多么惨重的生命代价来置换?这样的想象也许太极端,但规则的制定、法律的执行正是用来规避未知风险的“安全网”,只有无差别化的严格执行才能将意外事故可能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民警批评”看似扫兴,实则是对规则的尊重、对公众利益的维护。 如今,从明星到普罗大众、从影视剧到现实生活,“当众求婚”似乎越来越普遍化。作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动人画面,围观的群众从来不舍得错过,新闻媒体也乐于宣扬“正能量”。但笔者看来,那些不分时机、场合的浪漫并非“存在即合理”。 在那样的场景下,主角们常常荷尔蒙一时飙升,便忘记了社会责任;看客们忙于将剧情往自己身上无限嫁接、想象,而忽略了安全隐患。所以,当遇上如此“任性”的求婚,就该从公主和王子的故事中理性回归,打破“成人之美”的滥好人视角,做出该有的道德审判、施以相应的惩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