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社会经纬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礼品经济“发达”走样凸显反腐制度短板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2-31
摘要:法制日报 礼品经济“发达”走样凸显反腐制度短板 新年伊始,送礼成了很多人的“必修课”。 近日有媒体公开报道表明,中国礼品产业研究院采用国家统计局、商务部、行业数据,对礼品行业进行了个体与团体分类统计测算,得出的数据是,个体的年礼品需求在5055亿元,团
法制日报


礼品经济“发达”走样凸显反腐制度短板

  新年伊始,送礼成了很多人的“必修课”。

  近日有媒体公开报道表明,中国礼品产业研究院采用国家统计局、商务部、行业数据,对礼品行业进行了个体与团体分类统计测算,得出的数据是,个体的年礼品需求在5055亿元,团体的年礼品需求在2629亿元,相加得出目前国内礼品市场的年需求总额在7684亿元左右。如此巨额的礼品经济,令很多天价礼品应运而生。近日,《法制日报》视点版与搜狐网站联合对此进行了在线调查。

  数千亿元礼品

  7成以上的人“信了”

  春节过后,公务员王成从老家拎着大包小包回到了北京。

  “大老远回趟家,有很多人需要送礼啊。”王成告诉记者,“比如单位领导和同事,关系好的总得送点礼品表示一下。还有平时联络得比较多的一些重要的关系也是如此。”

  “送点礼品还是很有必要的,有些关系平时需要维护,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王成说,因为要送的人比较多,他从老家带了一大箱高档茶叶回来,花了他数千“大洋”。

  毫无疑问,每个节假日,都会是一个送礼的高峰期。

  根据《法制日报》与搜狐网站的联合调查显示,对于问题“你平时送礼大概处于什么状况”,有18.88%的人表示“很多,经常送礼”,有35.97%的人选择“一般,不太经常送礼”,还有45.16%的人选择“偶尔,很少送礼”。

  而对于高达数千亿元的礼品市场,多数被调查者见怪不怪。在回答问题“对于如此巨大的礼品经济总量,你怎么看”时,有19.9%的人回答“吃惊,没想到礼品金额会这么高”,有35.21%的人认为“很正常,现在送礼的时候太多了”,还有44.9%的人表示“怀疑,也许真实的礼品金额比统计数据还要高”。

  一家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了他的后备箱,里面堆满了高档烟酒。

  “过年那几天就开着车到处送礼,生意上的伙伴,重要的部门负责人等等。如果能全部送掉,心里就会松一口气,毕竟,事情办成了,关系都还在。钱,不是主要问题。”这位企业负责人拍了拍自己的越野车说,“为了多装点礼品,过年我都开这车。”

  “不同的礼品经济模式的市场定位是不同的,面对的目标客户也不一样。目前较为引人关注的礼品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两种:一种是为特定人群定制的礼品,用于会议或者单位送礼等场合使用,还有一种是节日礼品,比如高档烟酒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向记者分析道。

  天价礼品屡现

  4成多人担忧滋生腐败

  在7000多亿元的市场中,谁是中国最大的礼品公司?根据中国礼品产业院的研究,“眼下几乎一切皆可为礼品。倘若你喜欢送汽车,最大的礼品公司便是最大的汽车公司,倘若你喜欢送黄金,最大的礼品公司便是最大的黄金公司”。

  正常的礼尚往来通常无可厚非,引起争议的,往往是那些价值很高的礼品。

  事实上,近年来的天价礼品屡屡被曝光,一再令人惊讶。以知名白酒品牌“五粮液”去年推出的一款“黄金酒”(包装中含有黄金)为例,其超市价格逼近29万元。

  对于年年高速增长的中国奢侈品市场,人们很早就达成了共识,“礼品经济是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特殊推动力”。

  一家知名公司在其所推出的“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中称,礼品馈赠仍是中国市场奢侈品购买的主要驱动因素。而随着匿名现金卡的普及,选择作为馈赠礼品的品牌呈多元化的趋势。而现金卡的推出,也推动了品牌提升自身产品的竞争力。

  报告称,在通过现金卡推动中国奢侈品送礼型方面,银行和奢侈品商家均有“创新”。首先,从银行方面看,银行推出易付卡作为馈赠卡:易付卡包括匿名卡,有不同面值,可在境内外接受银联卡的零售门店使用;但不可充值或在ATM机上使用。此外,其他服务商家如百货零售店也推出了类似的匿名卡。这些礼品卡被越来越多地作为礼品馈赠他人,收卡人能自主地选择想要的品牌或产品。

  对于礼品经济的上述现状,被调查者也有自己的看法。

  在回答问题“对诸如高档烟酒、奢侈品、古玩文物这类高价礼品,你怎么看”时,有1.54%的人认为属于“正常的礼尚往来行为”,有56.13%的人认为,“送这样的礼品必定有很强的目的性”,还有42.35%的人认为“礼品价值如果太高难免滋生腐败”。

  据湖北省人民检察院一位检察官分析,从目前所查办的案件来看,(给公职人员)“送礼”有这么一个规律:第一步是送好烟好酒,慢慢地开始送高档手表、珠宝首饰,最后才是送钱。送些礼品看上去没什么,其实危害很大,这种现象是应当制止的。但是,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认定收受烟酒等日用消费品属于受贿的很少。一则是因为市场价格的波动,烟酒的价值不好确定;第二个原因是,我们国家有礼尚往来的文化传统,送烟酒往往就混在这些传统里面,不好进行界定。

  “很多礼品显然不属于日常生活用品,还有相当一部分礼品的价值非常之高,动辄镀金镀银的,还有一些电子产品也是价值不菲。这类礼品是否会引发腐败,关键不在于礼品市场本身的发展,而在于反腐倡廉的制度改革。市场是有需求便有供给,眼下,我们不太能经常听说有官员主动上交或汇报自己所收到的礼品,那么又怎么能阻止高档礼品的进一步流行呢?”乔新生说。

  礼品回收行业

  为不正之风开方便之门

  在礼品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礼品回收行业也在悄然壮大。

  《法制日报》记者在网上录入“礼品回收”的字样进行搜索,发现相关链接不计其数。一些网络礼品回收商家注明,“长年高价收购各种名酒,老酒,洋酒,冬虫夏草,海参,燕窝等;黄金白金及各类金银首饰;价格公道合理,全北京区价最高(量大更优),现钱交易,安全快捷”等字样。

  在回答“对于现在满大街都是的礼品回收行业,你怎么看”这一问题时,有5.11%的人认为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有37.5%的人认为礼品回收行业“为一些不正之风打开了方便之门”,还有57.4%的人认为这是“礼品经济灰色性质的主要体现”。

  一位被调查者告诉记者,在他所在的地方,某领导干部的妻子便开了一家烟店:一方面别人给该领导送礼需要从这家店里购置香烟,另一方面,别人送给这位领导的烟也放在其妻子的店里销售,实现了收礼与送礼的“双重循环”。

  乔新生认为,礼品回收行业的出现,不仅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而且会滋生大量的腐败现象。因此,我国市场监管部门对这一行业的发展应当持慎重态度。这一行业是基于特殊的需求产生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

  正是由于礼品回收行业的出现,礼品经济更加引起了人们的争议。在回答问题“你认为规制礼品经济最应该从哪个环节着手”时,有10.21%的人认为“在购买礼品时应该尽可能实现实名制”,有72.71%的人认为“对某些特殊人群尤其是公职人员收受礼品应该进行限制”,还有17.1%的人认为应该“坚决查处取缔礼品回收行业”。

  据乔新生介绍,早在1980年,国务院就在《关于在对外活动中不赠礼、不受礼的决定》中指出,在对外交往中难以谢绝必须接受的礼品一律交公,不得自行处理。国家工作人员对外活动接受的所有礼品都必须上交,如果私自出售按照贪污罪论处。而在1988年国务院也曾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不得赠送和接受礼品的规定》,其中明确指出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不得赠送和接受礼品,对接受的礼品必须在一个月内交出并上交国库。

  “我个人认为,如果反腐制度仅仅针对于公职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收受的礼品,面会比较窄,这一法律的漏洞就在于,如果该人不在履行职务期间,节假日收受的礼品算不算违反规定?这也是节假日引发送礼高峰的一大原因。关于公务人员收受礼品方面的规定,这是我国现有的反腐倡廉制度中存在的明显短板。”乔新生说。

  “我国目前公职人员的财产收入申报,大部分都集中在工资奖金申报,没有人会要求将节假日收到的烟酒也一并申报,殊不知一些天价礼品已经为贪污腐败行为大开方便之门,严格说来,所有的公职人员所收受的超过一定价值的礼品都应该登记在册。”乔新生建议,“对于公职人员收受礼品的问题,应该从完善财产申报立法入手,将礼品纳入‘偶然所得收入’之列进行申报。”

责任编辑:介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