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 企业节后上演"抢人大战" 用工荒催生民间猎头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这几天,一张照片在网上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一个7岁的小姑娘,圆圆的脸,戴着小眼镜,手上举着招聘信息出现在杭州劳务市场。 这个小女孩名叫贝贝,她的父亲开了一家餐馆却招不到人,她也和父亲一起来到劳务市场,希望能给父亲分忧。 这张照片浓缩了目前的一个普遍现象,也就是招工难。 梁先生是江苏启东一家建筑企业的项目经理,这两天,他急着到处招工,因为年前在杭州承接的一项装修工程马上要开工,他不得不来到江苏南通长途汽车站,举着“每日工资一百,招瓦工、水电工”的牌子,这已经是他第二天在这里招揽工人了。 梁先生:比较难,现在工人的价格高。 记者:你觉得好找吗? 梁先生:不好找,一个人找一个人嘛。 记者:一个人再带一个人过来,老乡带老乡。 梁先生:对,本来就是这样的操作模式。 昨天江苏南通港闸区的一家企业就拦截了几个山东来的小伙子,不过要顺利签约,还得用车接小伙子们到厂里去“考察”一番。 用人单位:待遇很好的,我们那边的待遇,五保什么的全部给的,还有住宿全部是免费的。 小伙子:还行吧,今天过去看一下,看一下怎么样,环境怎么样。 连年的用工荒还催生了一支“民间猎头”队伍。在南通汽车站对面,一家专门从事劳动力招揽的中介这几天也在帮助企业招人,一些需要用工的单位到那里登记,老板就利用中介在汽车站附近的地利优势,每天雇佣三路人马,举着大红的招工牌子,在车站附近“招兵买马”。 记者:这样每天能招到多少呢? 中介:三天招一个吧。 记者:三天才招到一个? 中介:那当然,织布工也少啊。 在农民工输出大省安徽今年提倡农民留在家乡工作。在阜阳锦泰电子公司的生产车间,为了抓紧完成大笔订单,工人们正忙着生产变压器配件。公司负责人吴佩芬告诉记者,因为人手少,现在公司里生产线开得很少,他们已经派人深入到乡镇农村招工了,直接把工人“堵”在家门口。 吴佩芬:订单越来越多,用工的缺口也很大,我们准备要招500个员工,只要有员工我们企业发展就会快。 为了吸纳大量返乡农民工,安徽阜阳临泉县工业园区客商服务中心主任郭宏介绍,他们不仅直接深入乡镇,还跑道当地技工学校去招工人。 郭宏:联系了县里十几家技校和乡镇的一些职业高中,为企业进行结对,及时的把这些企业所需要的工人输送到各个工厂去,用我们企业最优惠的政策和有效的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留住我们本地的劳动力资源。 面对招工难,一些企业祭出了“提高工资”这一狠招。以山东为例,但凡有些技术含量的岗位,月薪都达到了4000元以上。还有的招聘方表示,工资每年都按照10%到20%的标准提高。此外,不少企业还打出了“温情牌”用来吸引求职者。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地方刻意增设了夫妻共同就业的夫妻岗,目的就是留住求职者。李继刚的老家在皖北农村,他和妻子现在在广东务工,这项优惠条件一下子吸引了他: 李继刚:夫妻两个在上班的时候,分开上班,厂里不提供住宿的话,你在外面要租房子,如果厂里要提供的话,你从这方面又节约了开支。 江苏亚萍集团是我国纺织行业的龙头,需要大量纺织工人。董事长陆亚萍则认为,用工荒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的,都是员工对企业缺乏忠诚度的表现。因此,企业必须对员工要体贴。为此她要求每个月,高管必须轮流和食堂师傅去买菜。 陆亚萍:比如他妈妈、爸爸有身体不好,我一定叫他们回去看一次,我说费用我来出,我给你钱,你要买点营养品,再买点吃的给你爸爸、妈妈。 可以看出,这企业为了招到人可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不过农民工兄弟有时候却似乎顾虑重重,对企业的种种示好,挥一挥衣袖,不留下一点留恋。多年前,在农村用“外出一个人,带富全家人”这样一句话来鼓励千百万农民工外出打工。而现在,在劳务输出大省安徽、河南、四川等地,一些农民工嘴边的顺口溜却变成了“辛苦外出一年,不如在家实干”。 农民兄弟为什么不愿走出家门呢?在这一轮招工争夺战中,他们是不是最大的受益者?中国社科院劳动与社保中心副主任张翼认为,表面上虽然受益,实际上农民工工资升高的速度并不算太快: 张翼:因为我们从国际上拿来的订单本身的利润就很薄,低端产业本身的劳动消耗又比较大,它是靠加班来提高自己的工资的,而不是在八小时工作之内来提高自己的工资的。只有把企业的技术水平升高,自动化水平升高,把企业的农民工的技能升高,它的工资才是实实在在的从8小时之内拿到的。 其实,招人、留人并不难,工资收入是一方面,除此之外,社会保障、工作地的社会认同、子女教育等等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外出务工考虑的因素。当然这些不是一个企业就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