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晨报 汽车“三包”:想说爱你不容易 历经七年坎坷路的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俗称汽车“三包”)今年已进入第八个年头,继去年发布意见稿征求意见、召开听证会后,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第二次征求意见稿 (下称二稿),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与一稿相比,多项条款的修改虽明确向消费者靠拢但仍被指力度不够。汽车之家也特联合汽车商业评论、《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华西都市报》、《新闻晨报》、《新闻晚报》、《楚天都市报》等,面向广大消费者、厂商、经销商、媒体等各界展开了大范围调查。在为期5天的调查时间内线上共收到过万份问卷,据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及厂商对于“三包”的多项条款存有争议,综合来看酝酿7年之久的汽车“三包”政策并不被广泛看好。 利益之争使消费者与厂商对汽车“三包”不抱太高预期 消费者对于汽车“三包”政策的主要阻力来源有着较为鲜明的态度,有54%的消费者认为政策实施的最大阻力仍来自于政府部门利益之争,同样有27%的消费者认为阻力是来自汽车厂商。其实无论阻力是来自政府还是来自汽车制造商,都属于来自利益方的阻力。也有9%的参与调研者认为中国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淡薄也是汽车“三包”政策迟迟未能实施的主要原因。 正因为对于相关利益方阻力的考虑,消费者和汽车厂商/经销商对于汽车“三包”政策对汽车消费环境的改善都不抱太高预期。而其中9%参与调研的厂商和经销商认为目前的汽车保修政策已经够用。 消费者与厂商对“汽车三包”条款尚存分歧 调查显示,消费者对于第二次征求意见稿中“三包”有效期的修改完全不买账,有93%的消费者觉得此项改动进步不大。而在折旧费的问题上,有86%的消费者认为汽车在按“三包”政策更换或退货时不应该支付折旧费用,而62%的厂商和经销商认为消费者应当支付合理的折旧费用。 第二次意见稿提出后,将经营者和生产者的责任进一步的明确,可以说进一步把车辆“三包”的责任推给了厂商。但调查中78%的消费者依旧认为经营者也需要承担对于质量问题引起的“三包”责任。 政策执行力度及成本转嫁成消费者关注焦点 对于汽车“三包”政策实施中产生问题,消费者最为担心的是政策执行力低,维权周期过长。其次有62%的消费者会担心政策所产生的成本会进一步转嫁到消费者头上。 根据国内目前消费品市场的现状来看,消费者需求依旧十分旺盛,其价格的上涨是不利于汽车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所以说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担心也是不无道理的。 此外,对于第三方机构的公正性,消费者、厂商和经销商都表示质疑,仅有15%的消费者和11%的厂商/经销商相信第三方鉴定可以解决公正性的问题。绝大多数消费者和厂商对第三方鉴定机构的公正性持否定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