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 不具备鉴定资质鉴定报告法律不认可监管存在空白地带 丈夫偷偷带着孩子找上来历不明的私人生物公司化验血脉,自以为手握“证据”就能起诉“维权”,末了才明白,法律根本不认可这类鉴定报告。不久前,上海市闸北区法院审理的一起离婚案件,再一次涉及到广为诟病的私人生物公司滥做亲子鉴定现象。 私人生物公司涉足亲子鉴定,为一个个急不可耐的当事人创造了简单化的捷径,只要肯多付钱,就能绕过正规鉴定机构严谨的审核流程。然而,一个又一个维权案例背后折射出的是私人生物公司操作亲子鉴定的乱象,市场监管存在空白,私人亲子鉴定亟需一帖“猛药”治理。 乱象丛生 程小姐与古先生结婚后5个月,即生下一个男婴。疑惑不解的古先生瞒着程小姐带着孩子找到一家生物公司,偷偷采了血样,检测出来的结果印证了古先生的猜测:“孩子跟父亲不存在亲子关系。”双方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在闸北法院的法庭上,古先生拿出鉴定报告拒付抚养费,程小姐坚决不予认可。法院认为,古先生提供的鉴定报告证据不足,拒付抚养费的主张不成立。 主审法官告诉记者:“亲子鉴定如果要作为司法证据,必须有一个基本前提,须征得孩子父母双方的一致同意。此外,做亲子鉴定的时候,必须是双方当事人都在现场。这也是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一大重要举措。” 据介绍,亲子鉴定本来只是作为司法审判的证据、刑事侦察的身份确认与户籍迁移以及医院血液配型使用。我国自2005年面向全社会开放以来,一个原本隐晦的话题逐渐走上前台,鉴定量呈几何级数上升。鉴定机构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市场鱼龙混杂,乱象丛生。 上海另一位审理过亲子鉴定案的法官指出,目前,有很大一部分所谓鉴定机构是生物制剂公司或个人在未经国家批准许可的情况下,使用老仪器老设备等,通过不准确的操作来得到实验结果。这些机构只对样本负责,其他的一概不管。这种鉴定结果正确度低,也不具备司法效力。 记者从上海市司法局了解到,目前,在全市范围内,由司法部授权可从事亲子鉴定的有上海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复旦、华政等高校司法鉴定中心等少数几家单位。 查处困难 近日,上海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也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位男士来到研究所,请教DNA鉴定报告上的基因座是什么意思。相关人士详细向他解释了DNA有遗传效应,亲子鉴定主要看父母与子女的基因座是不是匹配,三个以上不匹配就视为无血缘关系。而他带来的鉴定报告是一家私人生物公司开的,上面罗列了他及其儿子的15个基因座,有一个不匹配。但是,报告结果却说他们的血缘关系属实。听完介绍后,该男士带着儿子在该所又重新接受了完整的19位点制的复检。结果是,另外四个没有查出来的基因座全都对不上。大相径庭的复检结果令该男士愤懑不已。 北京华大方瑞司法物证鉴定中心负责人指出,DNA鉴定是非常严肃的一门生命科学,绝大多数鉴定结果都将作为司法审判中裁定名誉权的证据。鉴定结果影响一个家庭的幸福与美满,甚至关涉生命,滥用会导致信任危机,危害整个社会的稳定及和谐。 上海市司法局相关人士表示,司法鉴定机构是司法鉴定人的执业机构,应当具备规定的条件,须经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登记,取得《司法鉴定许可证》,在登记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内开展司法鉴定活动。正规的鉴定机构必须在司法部门登记备案。目前,从事亲子鉴定的私人生物公司已成为行业的一大顽疾,尽管相关部门已有所察觉,但这些私人公司大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查封了一家,过几天又在网站上出现一个新身份,给查处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立法严管 采访过程中,面对记者的问题,不少业内人士在担忧之余都传达出同一个呼吁:“出台行政法规监管民间的私人鉴定迫在眉睫,这关乎社会的道德和伦理。” 研究司法制度改革的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谢佑平表示,《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自2007年施行以来,司法鉴定工作积累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司法鉴定机构专业领域资质等级的高低判定、鉴定程序期限和一些新增加的制度设计是否合理等等。而这些小而杂的生物公司从事亲子鉴定,是民间商业行为,并不在司法体系的监管范围内。目前,相关部门查处这类私人生物公司,主要还是看他们是否具备工商营业执照。而暴露出的乱收费、技术人员资质不齐、鉴定设备不达标等等乱象,大多还只能靠消费者主动维权。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很有必要联合出台行政法规来监管这些民间的生物公司,实现有法可依,加以限制和规范处理。 专家呼吁,一方面政府应该尽快规范和监管DNA鉴定市场,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规定,严格约束民间的亲子鉴定,进行鉴定的机构必须备案并且为其出具的结果承担法律责任,否则眼下的混乱局面将会愈演愈烈最终摧毁无数家庭,也会让社会道德伦理趋向沦陷。另一方面,亲子鉴定事关重大,当事人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之前做好相应的咨询和沟通。另外,为了避免差错率,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当事人一定要选择有资质有实力的机构。(记者 刘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