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 新京报讯 (记者汤旸)从今年新学期开始,山东大学新设置了儒学学科并单独招生,每年从大二新生中选拔约20名爱好中国古典学术的学生。此外实行六年一贯制教育,60%以上的本科生将推荐上研究生。山东大学昨日表示,该校与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近日签约成立“儒学与中华文化复兴协同创新中心”,致力于儒家价值观的凝练及其现代转化,推进中华文化全面复兴。 根据儒学与中华文化复兴协同创新中心实施方案,三所高校将共同投入经费以保障中心的培育和运转,其中山东大学前期投入1000万元,并获得山东省政府200万元经费支持。 为加强儒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山东大学从今年新学期开始,设置儒学学科并单独招生。其中本科生教育通过“尼山学堂”培养“知行合一”的儒家文化学习者、传承者。 “基本实行六年一贯制教育。”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学典说,“尼山学堂”招收新升大二的学生,本科毕业后有60%以上的学生还将推荐上研究生。 据王学典介绍,由于大班的培养不利于因材施教,“尼山学堂”实行小班制,一届约招收20人,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对本科生实行导师制,以后的班级规模也不会大。课程完全按照中国古典学术的本来面目进行整体设置,打破文史哲界限,按照经史子集来分类,即回归儒学的整体性特征,学校还将从全国范围挑选某一领域的权威专家给本科生授课。其他学生有兴趣可来旁听。 ■ 对话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学典: “儒学经现代转化仍有重要意义” 昨日,新京报记者就设立“儒学与中华文化复兴协同创新中心”及“尼山学堂”开班等问题采访了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学典。 新京报:三所高校为何要设立协同创新中心? 王学典: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结构的转型,使得整个社会出现了相当程度的道德危机、价值危机和信仰危机,社会对儒学与中华文化复兴的需要急为迫切,当前的“国学热”、“读经热”即是社会诉求的反映与表达。 儒学一直是中华文化传统的主流,在中华文化中占有核心地位,经过现代转化,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新京报:山东大学新设的儒学学科和此前他校的国学班有何区别? 王学典:教学在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按照中国传统学术面目来进行教学,而不是根据现在的学科分类来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