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社会经纬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奢侈浪费应被关入法律的笼子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法制网——法制日报 中央要求厉行节约反对“舌尖上的浪费” 专家建议 奢侈浪费应被关入法律的笼子 席终人散,一名女性服务员在收拾餐桌。在她身边的餐桌上,摆着的是一条没有怎么下筷的鱼、一大碗几乎没有动过的甜汤、一盘主食依稀可见较为雅致的摆放造型……
法制网——法制日报


中央要求厉行节约反对“舌尖上的浪费” 专家建议
 
奢侈浪费应被关入法律的笼子
 

    席终人散,一名女性服务员在收拾餐桌。在她身边的餐桌上,摆着的是一条没有怎么下筷的鱼、一大碗几乎没有动过的甜汤、一盘主食依稀可见较为雅致的摆放造型……这是新华社记者在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某酒店拍摄的一张照片。

  与之相应的,是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水阳乡牟坝村村民王义忠的一句话——“好几年了,我从来没下过馆子,一年中有肉的饭不超过10顿”。

  这样的对比,并不是为了说明地区间的经济差异,而是意在体现浪费之害。一些消费者挥挥衣袖留下的“剩宴”,对于一些尚未完全脱贫的群众来说,可能是一场“盛宴”。

  据央视《新闻联播》1月22日报道,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批示: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厉行节约,首先要从政府部门做起,从规范公务招待做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说,用公款大吃大喝是最大的浪费。

  “对于公务招待中的浪费现象,应从三个方面看待。”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副院长王敬波说,首先,这种浪费行为既是对公共资产的浪费,也是对纳税人的劳动不尊重的行为。另外,这种浪费行为会大大影响政府的形象,降低社会对政府的信任度,与清廉高效的政府形象相违背。同时,还应认识到,公务接待中的浪费现象实质是腐败现象,公务招待中的浪费实质上是变相的腐败。

  “奢侈浪费不正之风,与贪污贿赂犯罪只有一墙之隔。奢侈浪费不仅消磨党员干部的意志,而且助长个人享乐主义。”乔新生说,当党员干部个人收入不能满足奢侈消费的时候,贪污贿赂的念头就会油然而生。所以,惩治腐败必须防微杜渐,必须从纠正不正之风开始做起,切实管好“舌尖上的浪费”,让党员干部真正树立人民公仆的意识,自觉抵制奢侈浪费,严格约束公务消费行为。

  记者发现,自从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厉行节约的批示后,一些地方开始整治公款浪费,或调整会议标准、或规定公务用餐不得上白酒。如此做法让人欣慰,但也有评论提出,表面上的节约背后,是否会开“小灶”?新华社记者的调查显示,尽管公款吃请之风得到明显遏制,但有些宴请悄然转到了内部餐厅。知情人透露,有些单位的内部餐厅装修之精、标准之高堪比五星级饭店。还有一些公务宴请化整为零、隐身埋名,宴请单位成了一些酒楼最大的机密。

  “治理公务招待中的浪费现象,需要有制度规定作为依托,最重要的是从源头上杜绝这种变相的腐败行为。”王敬波说,因此,应对财政进行严格控制,严格控制各项行政经费。另外还要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的标准,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经办人一定要进行问责与处罚。“实际上,现在已经有一套明确的规定,关键问题是规定没有得到执行,因此对不执行规定者进行问责与严惩是主要的落实途径”。

  乔新生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贪污被认定为犯罪行为,浪费却不构成犯罪。这一方面是因为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浪费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果没有健全的预算体制,那么,党政干部就会拥有巨大的自由裁量权。一些干部,特别是一些部门“一把手”,利用自己的“签单权”,人为地设置消费的额度,阔绰消费,大吃大喝。针对这种现象,一些学者提出要修改我国的刑法,针对奢侈浪费现象制定专门的条款,以刑罚的手段惩治浪费行为。“但是,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由于预算管理体制存在问题,领导干部享有公务接待的消费权,因此,要想将浪费行为视为犯罪面临极大的困难”。

  乔新生建议,必须加快我国行政体制改革,逐步减少行政自由裁量权,尽快建立起行政决策、行政执行和行政监督的分权体制,通过相互监督制衡,增加公务消费的难度,建立严格的行政责任体系,逐步减少公务消费开支。同时,进一步深化财政预算体制改革,在现有的复式预算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和项目预算,并且把项目预算细化到具体的公务消费环节,让公务员的每一笔公款吃喝开支都必须反映到财政决算报告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把公务员的公款消费情况大白于天下,也只有这样才便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时监督。

  “还有一个途径是,在财政预算授权明晰的基础之上,探索以刑罚的方式,追究奢侈浪费行为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制定专门的反腐败法,针对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公款浪费现象制定具体的法律规范。”乔新生说,抵制享乐主义,杜绝奢靡之风,必须加强法制建设,把权力关在笼子里,将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纳入到法律的调整范围之中。

责任编辑:介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