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热点案件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碧桂园安徽和县违规征地悬疑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2-25
摘要:经济参考报 碧桂园安徽和县违规征地悬疑 2010年4月初,安徽省和县国土资源局对在建的碧桂园如山湖城项目下达了停工通知书,理由是该项目未获得土地证,涉嫌违规用地。 受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上半年房地产销售量普遍下 滑 。 而 由 中 国 房 产 信 息 集
经济参考报


碧桂园安徽和县违规征地悬疑
 

    2010年4月初,安徽省和县国土资源局对在建的碧桂园如山湖城项目下达了停工通知书,理由是该项目未获得土地证,涉嫌违规用地。

    受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上半年房地产销售量普遍下 滑 。 而 由 中 国 房 产 信 息 集团、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发布的《2010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中,碧桂园在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中,以139亿元成绩国内排名第七,销售面积256万平方米,排名第四,销售金额同比增长101%,是上榜企业中仅有的两家增长超一倍的房企之一。在销量增长的背后,碧桂园在全国的部分项目中,屡次陷入违规占地指责,并多次遭到国土资源部调查处理。

    2007年4月,碧桂园在香港上市,上市后总市值逾600亿元,从此改变了碧桂园,使碧 桂 园 成 为 中 国 最 大 的 “ 地主”。而记者了解到,彼时,正是安徽和县碧桂园项目签约之时。据安徽企业商会知情人士透露,碧桂园和县拿地后,为其在香港成功上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默许

    责令停工后仍“顶风”扩建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在碧桂园官方网站了解到,碧桂园和县的如山湖城项目分三期开发,目前一期工程已经竣工,二期和三期正在扩建。

    据和县国土资源局纪检组组长吴军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此次下达停工通知书是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和巢湖市国土资源局责令查办的,责令停工是因该项目的二期工程中的高尔夫球场违规占地超千亩所致,目前如山湖城项目已经全面停工。

    而《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如山湖城项目现场看到,该工程未受国土资源局停工通知影响,所有工程依然在施工中,项目中2/3以上别墅项目已经封顶。项目销售中心不时有来自南京及周边城市的团体客户在洽谈购房业务。

    在项目施工现场,一位建筑工人向记者介绍说,他来自安徽本地,是年初就来如山湖城打工,到现在为止,从来没有停工过。

    7月24日,《经济参考报》记者来到如山湖城项目销售中心,置业顾问杨帆介绍说,如山湖城项目以别墅为主,周边配套设施齐全,建筑面积在150平方米至300平方米不等,均价每平方米在4500元至5000元之间,现在已经售出2/3以上。因该项目只与南京市一河之隔,只有近1小时的车程,大部分业主都来自南京。

    如山湖城公开的销售资料显示,该项目作为碧桂园倾力打造的集体育运动、休闲娱乐、旅游度假、投资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式开发项目。项目规划建设有五星级标准酒店、综合性商业中心、交通中心、体育中心等配套设施,临近国内最具规模的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训练基地。并建有南京市周边罕有的36洞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该项目销售中心咨询多位置业顾问,大家均否定该项目因违规占地受国土部门查处停工。“这么大的项目不可能说停工就停工,你可以看到我们的建筑工人现在正加班抢工期,因为二期年底前就要入住。我们是和县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每年缴纳税金也是当地招商引资企业里最多的。”

    记者从和县政府督查局副局长尹仁文在5月18日给县委、县政府的“重点项目督查报告”中看出了该县对如山湖城的重视程度。该报告显示,虽然如山湖城项目因违规占地受国土部门查处停工,但项目方自2007年以来已累计投入近25亿元,2009年实际入库税收4500万元,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已经显现。项目方投资建设欲望强烈,但因土地证原因,严重制约了项目进程,现急需县委、县政府进行调度,协调解决,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事实上,国土部门对该项目进行查处,也只是形式上的,无非是对上一级主管部门有个交代。在这个项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县委、县政府,因此,如山湖城项目能‘顶风作业’估计也是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默许。”一位当地政府官员向《经济参考报》记者分析称。

    规模

    如山湖城占地超万亩

    据杨帆介绍,该项目是和县规模最大的小区,占地超过10000亩。并一再坚称该项目在售楼盘五证俱全,但需要签订购房合同后方能看到五证。

    记者与多位欲购买该项目楼盘的业主沟通发现,购买前业主要求查验五证均遭到销售中心拒绝,因此无法获知五证是否齐全,业主们只相信碧桂园这个品牌。“因为价格低廉,周边环境好,就是冒险也敢买下来。”

    而《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县督查局副局长尹仁文拟定的“重点项目督查报告”显示,和县碧桂园项目 拟 投 资6 0亿 元 , 占 地1 6 5 0 0亩,是该县多年来投资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

    据该份报告显示,该项目二期房地产用地征地拆迁工作已经完成,1248亩土地已经于2009年10月摘牌,并缴齐了土地出让金和相关费用,今年1月份正式开工,但至今项目方尚未能领到土地证。

    和县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未能领取土地证的原因 是 , 国 土 资 源 部4月 份 督 查 发现,该项目所占大部分土地存在违规 征 用 嫌 疑 , 因 此 无 法 下 发 土 地证。

    按“土地管理法”第45条规定,征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的,其他土地超过70公顷的,必须由国务院批准,而据和县国土资源局内部人士透露,该项目所占土地没有向国务院报批。

    那么,该项目究竟占用多少农民耕地呢?记者向该项目所属地和县石杨镇国土所黄匡文求证时,他拒绝给记者提供真实数字。记者相继向县国土资源局和石杨镇政府求证,均没有得到确切答复。

    大黄村是该项目占地拆迁的村庄之一,原村干部黄秀金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说,2007年县政府征了该村和周边其他7个村的所有耕地,每亩按1.44万元补偿给村民。

    据他粗略统计,被如山湖城占地的8个村人口超过1000人,耕地每人按1 .3至1 .5亩计算,至少在1300亩以上。

    “现在8个村的居民已经到3公里以外的山脚下碧桂园承建的小区购房居住,村民失去土地后的生活完全靠外出打工维持。”多位当地村民称,低廉的土地补偿款加上房屋拆迁费每家最多也就得到近10万元,现在虽然住上了楼房,但是随之而来的各类生活费用增多,让当地居民生活压力逐渐加大。

    《经济参考报》记者向如山湖城行政部和项目部求证征地相关细节时,均以负责人不在为由婉拒记者采访。

    和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马维国向记者证实,到目前为止,如山湖城项目已经通过招拍挂形式合法取得两宗土地的开发权,一宗是2007年7月4日公开出让土地总面积2653 .34亩;另一宗是2009年10月10日公开出让土地面积1248 .32亩,成交价均为10.03万元/亩,但至今此宗土地未得到土地证。

    无奈

    违规占地悬疑待解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安徽省国土厅网站查找到一份《挂牌公告》显示,早在2007年5月,经和县人民政府授权,和县土地储备中心已将位于和县石杨镇如山湖周边地块进行收储,总面积约10000亩。

    而在2007年初,碧桂园就在安徽和县成立子公司安徽和县华瑞置业公司,后成立安徽和县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并通过协议拿到上述10000亩土地,其中包括6000亩国有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项目,还有2500亩的集体土地作为旅游用地,而剩余的1500亩则列为体育休闲用地。另外,碧桂园以20万元/年的价格租赁如山湖水库,以10万元/年的价格租赁吐尔桥水库,租期均为70年。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和县国土资源局采访时,求证上述合同的具体细节,该局相关负责人未正面证实。

    “如山湖城建成后占地可能要超过10000亩,该项目的土地使用情况确 实 存 在 一 些 问 题 , 现 在 至 少 有6000亩土地未依法取得土地证。”马维国称,他只负责土地招拍挂工作,至于大部分土地未取得土地证的原因自己也不好说。

    至于该项目租赁的两个水库作为项目景观,马维国称,“严格来讲,这样用地不符合土地出让使用的相关规定,但是作为国土部门也很无奈,一切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况且碧桂园的资金很雄厚,相信逐渐会理顺一些土地使用细节问题。”

    一个事实是,多年以来,碧桂园在全国大部分项目征地中频遭质疑,张家界“零地价拿地”风波,安徽、重庆、内蒙古等省市的地产项目涉嫌系列土地违规问题,使碧桂园一度陷入土地公关危机。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2007年10月20日,杨国强曾以碧桂园董事局主席身份曾向安徽省政府捐款2500万元“来支持安徽的教育事业”。

    在碧桂园向安徽捐赠巨款支持安徽教育事业的同时,很多和县居民和政府官员直指碧桂园在该县贱价征地,存在严重违规问题。

    据一份内部材料显示,短短几年间,碧桂园已在安徽的协议投资额达300多亿元,其在安徽的多个项目成为安徽省招商引资重点项目。

    业内知情人士指出,碧桂园如此方式在和县取得土地,与国土资源部规定的土地出让程序不符,取得如此大面积土地使用权,地方政府无论通过何种方式售让,都难免有违规甚至违法之嫌。

    “国家出台招拍挂的土地管理模式的初衷是保护稀缺的土地资源;而地方政府通过‘优惠政策’引入大地产开发商是为了激活当地经济,均可谓‘其心为民’。但在政策执行中却成了博弈双方,这也是中国地产业充满隐秘色彩深层待解的根源问题。”上述人士称。

责任编辑:介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