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
发生火灾时,应急灯没有亮,感应喷头一滴水都没有喷出来,多位商户对于商厦的消防演习没有任何印象。 11月9日,星期二,全国消防日。 按照惯例,全国各地将举行消防宣传活动。在吉林市最为繁华的珲春街,成群结队的商户们却站在吉林商业大厦外的雪地上,盯着警戒线内财产核查人员的一举一动。 四天前,一场大火让这座有20年历史的百货商厦变成废墟,似乎没有人比商户们更能体会今年全国消防日的活动主题:全民关注消防。生命安全至上。 11月5日,吉林市商业大厦发生火灾,造成19人死亡,24人受伤,家电、服装、鞋帽、家具大多化为灰烬。 消防车遇阻 戴着安全帽的财产核查监督工作组人员进入了张景全的钟表店,40万的货品已灰飞烟灭,但张景全却无心顾及,站在1.4公里外的吉林市政府门口,他不停地搓手,等待着“谈判”的消息。 这已是灾后的第二次“谈判”。部分商户来到吉林市信访局要求政府出台赔偿措施,并尽快帮助商户找到新的经营场所。“赔偿是其次的,首先要帮我们解决一个糊口的摊位。”张景全猛地嘬了一口烟。 五个谈判代表还未出来,可他心里清楚,政府不会全额赔偿,还是要靠自救。 四天来,他度日如年。尽管孩子已成家,但年近半百的他还要照顾80多岁的母亲和50多岁的智障哥哥。他琢磨着,至少政府会解决商户们眼下的困难。 四天前的经历梦魇般萦绕着张景全。11月5日,9点,商业大厦一如往常开门迎客。这座1990年开业的商厦是吉林市最大的综合性商场,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从业人员近2000人,固定资产超亿元,月客流量超万人次,商户们清楚,在这里做生意起码不会亏本。 商业大厦共5层,顶层是舞蹈学校和健身馆,四楼是面积过万平米的富安居家具城,二、三层则是商业大厦最大的承租方大富豪鞋城,一楼是日杂百货,张景全三米长的钟表柜台便摆在其中。 9点10分,张景全打开了自己店铺,还没收拾利落,就听见有人喊着火了。张景全走出柜台看到天棚上起了火,烧开了一个小洞,他转身抄起灭火器冲着火苗就是一阵猛喷,但烟越来越大,周围的商户跳出店面,三步并两步地涌向东面和北面的两个大门。 仅仅几分钟,浓烟压了下来,灌满了一楼所有的店铺,张景全感到呼吸困难,无法睁眼,只是凭着方位感逃了出来。 在楼外的人惊恐地望着裹着大衣、“像头灰驴”的张景全,此时他意识到自己是一楼最后出来的人,而楼内外均已浓烟滚滚。 2004年,商业大厦曾进行过一次装修,为了美观镶上了铝塑板和玻璃,把整个楼包裹了起来。或许是包裹得太严丝合缝,大量浓烟只能从一楼商铺和五楼楼顶向外涌出。 起火十多分钟后,消防车赶到现场,却被难住了。 商厦北侧是吉林著名的商业街河南街,是一条步行街。为了防止机动车进入,每个路口均有两个用钢筋串在一起的上百斤的石礅“把守”,商厦西侧的石墩甚至用水泥筑在地上,无法搬动。 一位目击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光清理这对石墩就用了近二十分钟,消防车才得以进入。 烟越来越大,奇怪的是,见不到明火。 消防人员利用云梯打碎玻璃,寻找受困群众,但坚硬的铝塑板再次成为营救的障碍。 消防队员无法进入大厦,起火具体位置难以确定,大厦外墙的铝塑板增大了救援的困难,以致不得不急调两辆钩机对大厦外墙体进行破拆。 与此同时,消防队员在空地处支起救生气垫,以防被困人员跳楼。一名值勤武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当天有三人未跳到救生气垫上,最终不治身亡。 截至11时30分,吉林市共有69辆消防车、360名消防官兵投入到此次灭火救援工作中,火灾现场救出受困群众91人。“一个被救下来的妇女嘴周围全都被熏黑了。”上述目击者称。 一名住在附近的居民回忆,中午过后,满城飞烟,消防警笛声更为密集,此起彼伏,“一辆消防车就拉了二十多趟水”。 尽管此次事故调查结果还未公布,但吉林市副市长崔振吉在火灾通报会上坦承,此次重大火灾存在着安全隐患和管理问题,个别人存在侥幸心理。 得知商业大厦失火的消息,李丽(化名)并未惊讶。她曾经是商业大厦内一个普通商户,最终愤然离开。 吉林市商业大厦始建于1987年,隶属于吉林市城市综合开发公司,于1990年3月15日试营业,1992年改制为民营企业,1993年开始扩建二期工程。 在此之前,吉林市还没有规模如此之大的综合性商业批发市场,加之处在黄金地段,以致千商云集,业兴货畅,风光无限,并持续了十余年。 开业之初,商业大厦曾卖出一些铺面,一间30平方米的商铺,只要七万多元即可拥有永久产权。有些业主购买商铺后再转租他人。人们习惯于把拥有产权的业主称为“产权户”。但大部分商户是直接承租于商业大厦管理者。 进入2000年,新兴商业批发市场出现,商户分流明显。大约在2002年,商业大厦打出广告,称统一管理,条件优惠,以此吸引商户。看到广告的李丽租了一个小柜台卖裤子,还拉上了自己的姐姐和侄子。 但好景不长,李丽发现,引进大品牌、集中管理、统一收银都没有兑现。广告中宣称:从一楼到三楼分男装区、女装区、鞋帽区。“那些产权户铺面是自己的,想卖什么就卖什么,谁听商业大厦的。”李丽和商户们开始向大厦施压要求退款。 这一时期,商业大厦经常停电,商户的营业时间减少,但租金照收不误,以致几十名商户来到吉林城市综合开发公司将总经理围堵在车上,要其退还抵押金。 此事最终不了了之,这些要求退款的商户陆续找到下家,再次转租,以此脱身。商业大厦的租赁关系随之变得更复杂。 之后,商业大厦的生意每况愈下,一些产权户甚至不收租金,只要求租赁者每月垫付管理费即可。 2004年,商业大厦再次重新装修。张景全正是这时租了一块柜台,卖起了钟表,生意差强人意。商业大厦还曾引进诺马特超市,最后也不欢而散。 转机出现在2009年。在吉林市政府鼓励与支持下,由大富豪鞋业牵头,对商业大厦进行了又一次的彻底改造,该项目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总营业面积 12000平方米。店内共设600多个专柜,引进2400多个鞋业品牌,并于2009年5月正式开业。据称,其规模之大在全国鞋界零售业首屈一指。 然而,此项目再次波及产权户的利益。商业大厦强行将产权户的铺面出租给大富豪。为此,组织起来的产权户打出“我们要生存,我们要吃饭”的标语将商厦大门堵住。抗议无果而终。“商业大厦的行为和强行拆迁是一个道理。”一位商户说。 一位1995年入驻的商户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商厦开支困难时,曾向商厦内的租赁大户们借钱,最终还不上,就直接把铺面折给商户。 让这位商户气愤的是,发生火灾时,应急灯没有亮,感应喷头一滴水都没喷出来。多位商户告诉记者,他们对于商厦的消防演习没有任何印象。 除此之外,记者发现,商厦西侧一楼至五楼的30多扇窗子也在内部用红砖砌死,一楼的窗子更是已用水泥彻底封严。 自1990年开业即在此营业的一位商户说,商厦每年冬春都要停电一天检查线路,但今年半个月前就有人反映过这个问题,却始终没有检修。“我在这里干了20年,没休息过一天,这下倒是放长假了。”他苦笑着说。 11月5日21时53分,燃烧近13个小时后,大火终于被扑灭,随之逝去的还有19个无辜的生命。 生者仍要为生存奔波。张景全们得到了信访部门的答复,信访部门说,赔偿尚无时间表,现在主要工作是遇难者的善后,安置问题正在积极协调。“说心里话,我们是想自救,不是全依赖政府,只是希望政府解决部分困难。”张景全低着头说。 如今,商业大厦已是满目疮痍,人们开始讨论着这块黄金地段的未来。现在来看,商业大厦的命运或许会与当年的中百大厦相同,就地复建,浴火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