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热点案件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酒后驾电动车致死 同席饮酒者共补偿

来源:新浪网 作者:介子推 人气: 发布时间:2013-12-18
摘要:人民法院报 朋友相聚,把酒言欢是人之常情,但应把握好度,否则会乐极生悲。近日,浙江省洞头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生命权纠纷案,适用公平原则判决同桌饮酒者承担相应的补偿责任。 2011年5月6日晚,被告林某等6人在一面馆吃夜宵、喝酒。期间,被告陈某加入。后
人民法院报


  朋友相聚,把酒言欢是人之常情,但应把握好度,否则会乐极生悲。近日,浙江省洞头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生命权纠纷案,适用公平原则判决同桌饮酒者承担相应的补偿责任。

  2011年5月6日晚,被告林某等6人在一面馆吃夜宵、喝酒。期间,被告陈某加入。后死者李某又与7被告一起喝酒,到散席时,李某共喝了1瓶半白葡萄酒。当李某骑电动车回家途径振兴西路时,电动车碰到路边石块后向右侧翻,致使李某掉进路边人行道内落差1.1米的施工未完成的消防栓坑内,造成李某死亡及电动车损坏的交通事故。经公安局物证鉴定所检验,李某血液中乙醇含量为232.2mg/100ml。事故发生后,李某的家属与施工单位已在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主持下就李某的死亡达成调解协议。

  法院审理认为,李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预见到酒后驾车存在一定安全风险,但疏于履行对自身安全的注意义务,酒后驾车掉进消防栓坑内,是造成其死亡的直接原因,且本案原告没有证据证明共同饮酒人对李某有灌酒、劝酒行为,也没有证据证明李某在饮酒时和饮酒后出现不能自理或发生其他危险情形,故本案被告对死者没有照顾的法律义务。血液中酒精含量的标准适用于驾驶车辆人员,饮酒多少会醉因人而异,并非一般人在其常识范围内所能判定的,因此,原告以死者血液内酒精含量超过醉酒标准,而认定被告不履行照顾义务存在过错,要求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的诉讼请求法院不予支持。但作为家庭生活支柱的李某死亡后,必然会使家庭困难增加,当事人对造成损害虽没有过错,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结合本案实际,判决被告林某、陈某等7人各承担相应的3500元补偿责任。

责任编辑:介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