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制动态 案例判例 法律文书 合同范本 法律论文 站盟合作 公证案例 律师 法制视频

法制时评

旗下栏目: 法制焦点 业界动态 热点案件 社会经纬 法制时评 地市司法 境外司法 立法草案 法规释义

名牌包免过安检仪,法律公平何以彰显?

来源: 法制网 作者:王婧 人气: 发布时间:2016-09-05
摘要:法制网特约评论员 斯涵涵 28日上午,不少门户网站和一些新闻客户端都在传播一条关于南京地铁安检的新闻,标题是《南京地铁9月1日起全线安检,名牌包免过安检仪》,引起了不少网友和市民的质疑,认为地铁方面存在歧视。对此,地铁方面解释称,“名牌包免过

法制网特约评论员 斯涵涵

28日上午,不少门户网站和一些新闻客户端都在传播一条关于南京地铁安检的新闻,标题是《南京地铁9月1日起全线安检,名牌包免过安检仪》,引起了不少网友和市民的质疑,认为地铁方面存在歧视。对此,地铁方面解释称,“名牌包免过安检仪”并不是说免检,而是不强制一定要通过安检仪,可以采取开包检查的方法进行人工安检。地铁警方也表示,地铁安检由地铁公司实施,警方起到监管的作用,警方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地铁方面的安检员按照“逢包必查”的原则开展设备安检。

地铁安全是关乎每个市民出行的大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治社会的准则,“逢包必查”也是通过地铁安检的基本程序。南京地铁在排列出一系列“严禁”事项之后,赫然列出“名牌包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可向安检员开包检查无需再过安检仪”。如此高看一眼,说明其有很浓重的名牌情结。手检也好,灵活检查也罢,都是“以包识人”的产物,延伸开来,包看名牌,人分贵贱,法律公平何以彰显?

面对质疑,地铁方面解释称,“名牌包免过安检仪”并不是说免检,而是不强制一定要通过安检仪,这个回应俨然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是免检是可以手检,依然证实了“名牌包”高人一等的处理办法。能够真正买得起名牌包的人毕竟是少数人,现在他们不仅拥有了令人羡慕的财富,还拥有了一种安检特权;人为设置的门槛将大多数人拒之门外,对少数人迎合谄媚,法律的普适性、公平性已荡然无存。

直观地看,南京地铁的名牌包情结还易引起安检程序的混乱。众所周知,乘客不愿意或不主动将包过安检仪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或怕麻烦、或赶时间,或不愿意配合……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溜检”时有发生,这也是南京地铁出台全线安检的由来。现在,对名牌包开通特别通道,可以预料势必大大增加真假名牌包的携带量。此外,名牌包的依据是什么?包的价格是以何数值人民币为线?如果乘客和地铁方判定的标准不同发生争议该怎么办?再者,高仿的名牌包俗称“A货”,其仿真程度肉眼难以辨别,但价格大幅降低,还有网上大量批发的假名牌包及包装袋,假如这些都被人以名牌包的名义要求手检,安检员是否忙得过来?仪器检查效率显然强于人工开包检查,大量手检增加会降低安检效率,也会给乘客带来诸多不便,造成滞留,全线安检如何落实?由此可见,所谓的名牌包规定漏洞多多。

当下,物质产品日渐丰裕,但道德水准却不容乐观。一些人疯狂炫富刷存在感,博取眼球,奢靡之风给民众尤其是青少年价值观、世界观产生严重误导。地铁作为日常公共交通工具,客流量大,影响也成倍增加。“名牌包免过安检仪”犹如一个名牌包的免费广告,是对非名牌人群或平民阶层赤裸裸的歧视,是对高消费、拜金主义的公然宣扬,其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规则面前,应该一视同仁,方能维护正常秩序与社会公平。给予名牌包超过规则之上的待遇,轻则而言,是南京地铁等部分公共管理部门依然没有跳脱人分几等、看包待人的特权崇拜;重则而言,会给一些危害社会分子留下可乘之机,为公共交通安全埋下重大隐患。“名牌包免过安检仪”,看似灵活变通,实是平等与歧视的潜在交锋,公共管理部门法律、人权意识的严重错位,亟待纠正。

责任编辑: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