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的两高报告来看,公益诉讼成为工作亮点之一。自2015年7月起,检察机关在13个省区市开展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山东、江苏、广东等地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12件。最高法发布了审理环境侵权案件司法解释和审理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案件实施办法等。 按照我国法律相关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只有在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时才有权提起诉讼。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在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产品质量监管等领域,一些个人、法人和组织侵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有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也对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但是很多情况下由于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人或者利害关系人不确定,导致“没法告”。这些矛盾不能进入司法程序,问题又得不到解决,不但有违法治精神,还为社会稳定埋下了诸多隐患。 公益诉讼正是试图解决上述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公益诉讼”之所以特殊,不在于“公益”名号,而在于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原有民事或行政诉讼中的相关规定。具体来看,由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不仅有利于督促公民、法人、组织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履行法律义务,也有利于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带头遵纪守法,推动全社会的依法治理工作,维护国家社会公共利益和法治尊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