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推行“中介超市”模式,是切断中介机构与政府不当关系,进一步落实简政放权和推动中介机构去行政化的有益尝试。 惠州依托网上办事大厅,率先在广东省建成市县区一体化运行的“中介超市”,并于2014年12月底正式投入运行。点击电脑屏幕上的“开始摇珠”按钮,倒计时30秒后,从3家符合条件的报名中介机构中选中1家,这家中介机构将为惠州市发改局的一个工程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三方评审服务。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规范高效,更重要的是公平、公正与公开(8月19日《南方日报》)。 据报道称,惠州的“中介超市”有效防止了“红顶中介”的现象,阻断了中介机构与部门依附关系,将部门选取中介机构的自由裁量权锁进了笼子,并且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提升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从报道来看,惠州市颇具创新性地融合淘宝和超市的经营管理理念,对解决中介机构收费混乱、效率低下、权力寻租乱象有着积极的意义。然而,要想彻底破除中介行业乱象,避免改革中出现新瓶装老酒问题,还应着力完善配套措施。 首先,应从源头上确保中介机构去红顶化。要求政府部门通过中介超市随机抽取中介机构固然可以减少权力寻租乱象,减少中介机构事前与有关部门勾结的可能,但如果不能做到入驻超市的中介机构去红顶化,则不能从根源上减少“红顶中介”带来的弊病。对此,要求中介超市必须把好入口关,严格审查入驻超市平台的中介机构的资质,服务范围,特别应审查入驻中介机构的隐形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是否属于国家工作人员,是否与行政部门存在依附关系或利益关系。否则,任由具备政府背景的中介机构进入“中介超市”,依然会导致之前的乱象,以致该项探索前功尽弃。 其次,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将违规中介及责任人清理出“中介超市”并列入黑名单,限制其一定时期内再次进入。 此外,中介机构与行政机关产生利益输送关系既有可能发生在选取中介机构过程中,也有可能滋生在其后的业务进展中。尽管随机抽取、网上竞价排除了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事前勾连的“小动作”,但无法排除选定中介机构之后仍会产生腐败行为。譬如,有关部门可能虚报工作量以便夹带私货,中介机构则可能以回扣、辛苦费等形式贿赂相关人员,以便偷工减料,减少实际工作量,最终导致豆腐渣项目的出现。为防止此类现象,理当做好做实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审计,对政府需要通过“中介超市”购买服务的可行性、工作量、所需资金数额进行科学的评估论证,对中介机构提供服务的全过程及服务完成后的验收付款环节实施全方位扫描式监管,以免留下真空地带,不让违规者有钻营空间。 |